审计文化建设与“免疫系统”功能发挥的辨证关系初探
李仁兵(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办)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4日】
【来源:李仁兵(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2008年3月,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理事论坛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审计应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重要理论观点。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提出要积极开展审计文化建设,培育新的审计精神。近年来在建设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措施等等方面有所突破。本文无意系统地对免疫系统理论与审计文化进行全面分析思考,仅从免疫系统理论和审计文化建设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在实践中的作用,结合自身对“免疫系统”理论和审计文化建设的理解,探询二者的内在关系,以期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一、“免疫系统”功能与审计文化的特点
    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免疫系统是人的生理机能之一,每个人在日常生理活动中都能直接感受得到,它的功能和作用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一样。人的“免疫系统”形成机理有内生性的和获得性的,通过预防、揭示、抵御等方式发挥其对人体的作用。小之于个人的生理机能,大之于国民经济运行,同原同理,十分生动。
    “免疫系统”理论是从审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运行而提出的,是以我们都能亲身感受到的事物,将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从系统论的视角比喻为“人”,更容易理解。一个健康的人其免疫功能一定是健全并能发挥作用的,一旦人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不能正常工作并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导致病害乘机而入,人必然生病。同理,为了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也需要“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作为上层建筑的审计文化的建设,主要的价值取向不能只建立在监督概念上,即单一对问题的揭露和查处,而应站的更高和更广,提出在体制改革、制度完善、加强管理、健全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把审计工作者在审计实践中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念、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社会形象等经过长期堆积沉淀的东西升华为一种精神范畴的审计文化,成为伟大祖国文化宝库和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二、“免疫系统” 功能与审计文化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李金华审计长在《审计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审计理论的目的,绝不是只为简单地提出一些概念,抽象出一些定义,更重要的在于科学地认识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用以指导审计实践,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
    “免疫系统”理论是在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本质认识的深化,是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观。“免疫系统”理论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精髓,对此,从刘家义审计长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审计研究》,2008年第3期)有精辟论述:一是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动民主法治的工具……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精神;二是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三是审计的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四是国家审计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关注国家安全,不仅要关注国家财政安全和金融安全,而且要关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民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要求。五是有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最根本的是大力推进审计文化和审计理论建设,大力加强规范化、信息化和审计队伍建设,筑牢审计自身的基础,是在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内生性制度安排前提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国家审计科学发展作出的规划。
    我们研究、讨论审计文化,是因为这种文化能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审计人员的成功欲变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信念和行为准则,审计组织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审计的注意力必然转向什么。作为一个组织,规章制度对规范行为十分重要,但人的行为的多样性决定即使有千万条的“清规戒律”,也很难规范到审计人员的每个行为,而一旦上升为文化,就会深入审计人员的心理底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自觉机制,并转化为一种审计人员相互认同的行为。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抽象,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审计文化当然是审计实践的总结和抽象,是从事审计职业的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审计事物的认识,并且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三、“免疫系统” 功能与审计文化都是服务审计实践的理论体系
    “免疫系统” 功能与审计文化必须包含如下特点:1、综合性。二者的基础是基于复杂的审计活动,涉足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领域,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征。2、时代性。二者离不开与之并存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关系,并将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科学性。二者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不可能超越与之匹配的社会环境。4、开放性。二者必须接纳和消化其他国家审计研究的合理精神和理念,同时促进世界审计理论的进步和发展。5、认知性。免疫系统与审计文化,一定是可以认知的,它不是天生或与身俱来的,是后天形成的,通过培育是可以转化为审计生产力的。
    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服务审计实践。“免疫系统”是人的生理机能之一,在每个人的日常生理活动中都能直接感受得到,它的功能和作用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一样并不陌生。一个健康的人其免疫功能一定是健全并能发挥作用的,一旦人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不能正常工作并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导致病害乘机而入,人必然生病。同理,为了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也需要“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当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从逻辑学的角度说,并不等于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是审计,不排除其他职能部门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但审计必须发挥其“免疫系统”的功能,这是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所在。审计发挥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功能途径很多,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审计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还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审计文化是一种群体人格的载体,以整体方式服务审计实践。文化不能满足于一种装饰性的表层热闹,在最深刻的意义上,文化体现为一种群体人格。因此,建设审计文化,实质上是提高审计人的整体精神素质,塑造审计人的一种群体人格。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制度、规章对一个单位的作用是大家十分熟知和习惯的。有了这些规章制度直接规范人们的行为,不但保证了特定群体正确地完成特定目标,而且能对违反这些制度和标准的人们进行处罚,其特点就是奖罚分明。文化的培育则是在这些制度和规章的基础上,更多地赋予其人文内涵,以人为本。使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只停留在概念上,而是熔入实际中,把冰冷的制度条款转化为处处展现人文关怀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免疫系统” 功能与审计文化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以此反复,是认识论的一般规律。结合体现时代精神的审计实践,用行动去改变认识。
    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表达的是审计发挥“免疫”功能的对象—国家经济社会是在“运行”中的,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这就决定了审计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否则就会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能满足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需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要求从思想观念到工作方法、从审计理念到管理机制全面创新,主要表现在要求在思想观念和审计理念上创新,在审计管理机制上创新,在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根据不同审计内容、审计项目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界入”方式,对重大突发事件、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或发生过程,发挥“免疫系统”之预防功能;对审计发现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深入调查分析,并促进相关方面健全完善,发挥“免疫系统”之抵御功能;对审计方案的制定、执行、修订给予应有重视,既要有明确的审计对象、重点、内容、方法,又要有具体的执行措施,增强审计方案执行和落实的“刚性”,充分体现审计方案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
    审计文化作为一种意思形态的东西也自然按照这一规律发展。以计算机在信息化时代的作用为例。信息化和系统化是当今经济生活中突出的特点,与之相适应,审计署强化了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运用。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培育审计文化应贯穿在审计工作实践之中。审计文化随审计实践的产生而形成,随审计实践的进步而成熟,随审计实践的发展而完善,潜移默化地培育出人人创新思维的价值观念,使文化理念的培育在实践中悄然进行,润物细无声。二是培育审计文化应保持先进性,体现时代精神。审计工作的特殊性、独立性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超然性”,即审计人始终是对他人的工作评价和建议。为此,必然要求审计人应站的高,看的远。作为“人民经济运行的卫士”、“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经济领域的各种新理念、新方式和新工具等等,否则在新生事物面前只能束手无策,更谈不上从宏观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免疫系统”功能和审计文化的建设能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很多,各自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着应有的功能,推进它们之间和谐共建,其作用将会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把握精神实质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审计署李凤雏2009年2月6日 )
    2.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董大胜副审计长在新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实施25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2009年3月7日)
    3.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分析(审计署孙永君 2009年3月4日)
    4.金融审计发展战略 (审计署金融司 2008年6月)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