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强化社保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
唐传璧(安徽省天长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9日】
字号:【大】 【中】 【小】
    社保基金是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关系到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其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强化社保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已成为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社保基金种类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如何把握审计重点,运用正确的审计方法开展审计工作,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前审计长李金华曾于2007年在署怀柔培训基地举办的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说:“审计署党组对社保基金审计是高度关注和重视的,不仅我们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都很重视。”他指出,“社保基金审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级审计机关对社保基金的审计应该做到守土有责,要保证所在地方筹集到的社保基金的安全,不出大的失误,不出大的损失。”
    同时李金华还指出,地方社保基金审计工作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审计社保基金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要保证依法征收,收回后必须保证是安全的。二是规范社保基金收支。规范收支要看有没有严格的制度、有没有严格的程序、有没有漏洞,内控制度是否严格,内部程序是否科学。三是注意政策性、制度性和涉及公平正义的问题。比如征缴面太小,有些地方个人账户做不实,审计时要研究其中的原因,找出对策。
    一、掌握社保审计的重点,强化社保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
    (一)基金征缴方面
    一是社保机构是否按缴费标准核定,是否实行了“五保合一”;二是税务部门是否及时足额征收;三是税务部门是否按规定将基金及时解缴财政专户,;四是征缴管理基础性工作是否完备,是否掌握参保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等基础资料,对应参保的单位和个人应保未保情况是否了解;五是应参保单位是否按规定向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了缴费登记,申报缴费手续是否齐全;六是参保单位是否按规定缴纳社保基金,对以前年度欠费是否足额补缴,未缴足部分是否作出补缴计划或采取追缴措施等。
    (二)基金管理方面
    一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有无挤占挪用基金的问题;二是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纠正,被挤占挪用的基金是否按规定清理收回;三是财政部门是否按规定设立了财政专户管理社保基金;四是财政部门是否严格审核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的用款计划,及时批复社保经办机构的预、决算;五是对财政补助资金,财政部门是否按预算及时足额下拨,社保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全部用于社会保险费的发放,有无虚列支出和挤占挪用的问题;六是基金的投资收益和基金的利息收入是否及时入账;七是社会保障基金是否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是否合法、合规,增值的幅度是否正常;八是社保经办机构开展工作所需经费是否按规定由预算安排,是否按规定使用。
    (三)基金使用方面
    一是社保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基金,是否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基金;二是社保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的范围使用基金;三是社保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的标准支付基金;四是基金的支出是否按规定编制计划,资金的调度和用款计划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五是各级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有无采取虚列支出、转移资金等手法;六是基金结余的账面数字是否正确,基金结余的营运、投资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投资的方向、结构、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原则。
    (四)内控制度方面
    一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二是各级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分别单独核算各项社保基金,有关会计账簿、凭证是否健全,有无漏记、重记、错记等现象,会计人员更换是否办理交接手续,原始会计资料保存是否完整;三是对应建立个人账户管理的基金,是否按规定建立了个人账户,收支情况是否清楚;四是出纳人员、记账人员和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否明确,并互相分离,互相制约。
    二、控制社保基金审计质量的基本方法:
    (一)坚持“三个狠抓”;即狠抓身前调查、审计重点和延伸调查。针对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审前调查方案,从原来单纯的财务审计拓展到社保基金征收、支付和管理环节的全方位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开展审前调查时就介入。对其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健全性测试,做到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注重围绕重点进行审计,根据社保基金征缴管理和使用的情况,确定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重点,向参保单位或应保未保单位的延伸,抓好社保基金征缴的审计,并向社保基金使用单位延伸,抓好对社保基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二)做到“三个结合”;即计算机审计与传统的审计方法相结合,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如进行核定原行业统筹企业单位缴费基数时,除要运用社保部门提供的原行业单位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进行核定外,还应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利用传统审计方法对数据库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核定和对比,看社保部门核定的缴费基数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否存在差异等。还要不断强化社保基金审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通过审计调查扩大对社保基金的审计面,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达到揭露截留、隐瞒、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的目的。
    (三)把好“三个关口”;即把好审计质量关,把好审计信息关和把好审计处理关。严格按照《审计法》和《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等有关规定开展审计工作,在对审计发现的每一个问题的认定、定性和处理上,既要有合法的依据,也要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处理分寸,对违纪违规问题处理,要注重从有利于维护社保基金完整安全和效益出发,正确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认真研究,慎重处理。
    我们不仅了解社保基金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本方法,而且要在社保专项基金审计路径的选择方面给予更多关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提高审计质量,而只有摆正审计位置,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才有利于该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对社保基金审计质量的控制。
    一、进一步摆正社保基金审计的位置,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则足见社保基金审计的重要作用。审计机关应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审计监督工作,不断探索社保基金审计的新路子,逐步提高社保基金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1、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准确定位社保基金审计。
    从社保基金审计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在进一步深化财务收支审计,全面摸清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规模及筹集、管理和使用等总体状况的基础上,逐步将社保基金审计的重点从查错防弊为主,转向以揭露社保基金各个方面的不足、检查社会保障政策运行的效应和评价社保基金使用效益为主,把对社保基金的运营效益和存在的风险等纳入审计的视野。
    2、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争取最佳审计效果。
    审计方式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分层次同级审计,是目前各级审计机关普遍采用的审计方式,优点是立足本级政府,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缺点是受地方的干扰大,有些问题较难反映出来。上审下或交叉审计,优点是受地方的干扰少,问题的揭示比较全面,具有制约性,有利于维护政令统一,缺点是审计成本大。采取什么审计方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从加强社保基金审计角度,必须改进传统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方式,积极探索有效的审计途径,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
    3、按照审计准则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实施审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审计必须融入国际审计大环境,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保基金审计要在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依靠审计规范化和审计质量控制保证每一项审计能够按照工作目标、工作步骤、质量要求实施,规范操作,以减少审计风险,提高社保基金审计监督力度和宏观分析的深度。
    4、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做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社保基金审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等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的发展态势,还要以实施《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为契机,更新审计观念,完善审计手段。
    二、不断改进社保基金审计方式方法
    随着对社保基金审计新的定位,传统的查错纠弊审计技术与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保基金审计发展的要求,必须从效益的角度、风险的层面来分析和研究满足优化社会保障审计要求的方式方法。
    1、审计与审计调查和其他审计相结合。
    目前对社保基金进行有效监督,应该注重与财政审计的结合,分析财政支出结构中社会保障项目支出所占的比重,新增财力中有多少用于补充社保基金,分析社保基金收入、支出结构,及时提出调整不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注重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检查企业是否按规定同有关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是否按规定、标准为全部职工参保,及时、足额缴纳有关社会保险费;注重微观审计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着力从制度和管理上揭露分析问题,根据问题产生的环节、责任以及主、客观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审计建议,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注重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重点对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环节的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检查,对参保的覆盖面、企事业单位缴费基数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故意拖欠或拒缴,最低生活保障及救灾、捐赠款物是否按规定到位等进行延伸审计调查。只有将审计与审计调查和其他审计相结合才能全面把握社保基金状况,完整地反映和揭示社保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制度缺陷。
    2、实施计算机审计,实现实时监控目标。
    以社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资金,其自身运行存在着资金量大、环节多、管理的重复性、时效性强等特点,决定了社会保险资金的运行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与此同时,社会保险会计信息系统也在迅速发展,使社会保障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已不能满足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要求。全面利用审计通用软件和社会保障资金专业软件对被审计对象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分析,并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审查输入、输出数据库的真实性、可靠性,测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被审计对象预防数据被毁和被偷窃的控制措施,审查计算机舞弊,评价数据的保密性和系统防错控制,审查和评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效率性、效果性,是社会保障审计发展的目标。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外部审计人员最终通过计算机远程审计达到“连续审计监控”,实现对社保基金的实时监控。
    3、事后监督与预警监督相结合。
    审计机关通过对社保基金的事后监督,揭露了社会保障制度运作中存在的缺陷,纠正了制度执行中违规行为,维护了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转,但对社会保障制度长期运行中形成的积重难返的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金支付高峰、失业规模扩大带来的影响等,往往不能被及时的提前预警,致使危机来临时措手不及,没有真正体现出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终目标。因此,社会保障资金不但要进行经常性的事后审计,而且应当将长期性的、宏观性的预警监控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连续监控,将事后监督与预警监督相结合。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