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面协调和谐有序的审计环境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5日】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的功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科学审计,构建全面协调和谐有序的审计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要把监督为重点转变为以服务为重点,寓监督于服务之中,贴近经济社会发展、贴近政府中心工作、贴近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一、构建和谐的审计外部环境

    构建和谐外部环境就是要增进审计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增进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形成良性互动。

     随着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区划面积逐步扩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断创新,丹东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区划、新体制、新机制带来的新的生机的同时,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也不断凸现。很多问题,审计机关及时发现,依法处理,提出建议,加强管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问题越积累越多,矛盾激化,演化成突发事件、群体事件、恶性事件,影响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强化审计监督,就是要围绕谋求发展审计、围绕提高效益审计、围绕维护公正审计。最终达到了摸家底、揭隐患、保稳定、促发展、加强廉政建设的目的,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我纠正的能力,防止出现项目上去,干部到下的现象的发生。

      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审计机关不仅仅要就审计而审计,就帐论帐。更重要的是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把工作中心由监督为重点转变为以服务为重点,寓监督于服务。要牢牢把握公共财政这一审计主线,立足于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立足于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更加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全面情况,从总体上反映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围绕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税监管,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围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二、构建和谐的审计内部环境

    要坚持内部严格管理和人性化关怀两手抓,致力于营造一种风清气正、公开公正、奋发有为、竞争向上的工作氛围;致力于建设一个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机关;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进退有序、和谐共进的审计干部队伍;致力于打造一种以人为本、处处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和温暖的审计文化,使大家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保持心情愉悦和舒畅。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各项工作的先导,通过学习教育培训、领导定期不定期的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审计干部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和活跃审计干部的业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的之间的亲和力。

     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用制度规范行为,用会议决定审计处理处罚、人事问题、重大财务支出,从而提高领导班子决策的规范化,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重大决策的号召力。    

    三是要坚持资源互补,打破科室设置的专业界限,实行重大审计项目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各科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战斗集体,全面提高整个审计队伍的战斗力。

    三、构建协调有序的审计工作秩序

    协调有序审计就是要严格依法审计。要严格按照《审计法》的要求,牢牢把握预算执行这一主线,立足于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立足于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更加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全面情况,从总体上反映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坚持科学的审计理念,紧密联系丹东发展建设的实际,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认真制定审计项目年度计划,按照计划有序的开展审计监督,杜绝无计划审计、无方向审计。在审计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依法出具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严肃执行审计决定。既不能超越审计职权乱作为,也不能监督不到位不作为。

    总之,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审计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审计监督,及时的查遗补漏,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增强经济社会的“免疫力”,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规范有序健康的运行,使监督的目的真正落实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