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作风建设要“廉洁、文明、作为”三管齐下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7日】
【来源:谭国雄(广东省惠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廉洁是基础,文明是保障,作为是关键,审计作风建设必须“廉洁、文明、作为”三管齐下,既有知名度,又有美誉度,才能适应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政务日益走向公开,政府工作必须接受群众评价、获得群众支持和认可的形势发展需要。

    一、廉洁公正是基础。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从党中央国务院到下面各级党委、政府,从审计署到下面各级审计机关,都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审计一旦失去过硬作风和公正廉洁,就会失去社会公信力和人民的信任,失去监督的权威和底气,也就必将一事无成,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廉政问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迁就、妥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现以审谋私、徇私枉法等不廉洁、不公正的现象和行为。一是班子及班子成员要模范带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规定,带头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二是审计小组要严格执行审计定性处理集体讨论决定和依法严格按程序审计等规则,严防暗箱操作、以审谋私行为;三是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等廉政纪律,审计经费要自理,坚决割断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保证审计工作从项目选定到审计实施到定性处理全程公开透明、廉洁公正,杜绝腐败。

    二、文明审计是保障。审计过程是审计机关作风与形象展示的“窗口”,审计中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在审计中严格监督,在监督中热情服务。一要认真执行文明审计等各项规定,坚持“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联系,审计中善于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遇到矛盾、问题善于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征求审计报告意见主动及时,审计定性处理充分考虑问题所处现实环境和单位实际,做到不但合法合理还合情;要坚决杜绝和防止工作方法简单、机械,引发或激化对立冲突,影响和破坏审计形象的现象和行为。二要增强服务的针对性。要充分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服务需求,在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领导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帮助被审计单位更好地纠正错误、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满足其服务需求,做到服务宏观与服务微观“同等重要、同样优秀”。

    三、有所作为是关键。根据保健激励理论,廉洁、文明更多属于保健因素,即做得不好会被大幅减分,但做得再好也不会被大幅加分,要提升审计形象,提高审计在党政和群众心中的地位,关键还得靠有所作为,靠审计服务的效果,即通常人们所说的有为才能有位。一要坚决克服各种得过且过、封闭保守、消极被动的思想,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永葆奋发向上、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一句话,就是毛主席所曾经强调的:得有点精神才行。二要增强不怕困难、勇于突破的信心和能力。敢于面对和破解个人和单位发展遇到的各种瓶颈和挑战,尤其对单位正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和工作薄弱环节,要以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一项一项进行认真梳理,制订并落实好详细可行的整改方案,按期取得相应发展和突破。三要有与时俱进、开拓革新的魄力和勇气。要大力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大胆推进审计工作创新转型,全面提高审计效能效率,全面提升审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打造更多有影响的“审计精品”,创造更多叫得响的审计工作品牌。通过大力强化作为意识使审计工作在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中取得更大作为,有力提升审计机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力提升审计在“群众评公务”等活动中的评价与排位,经得起党委政府、社会群众与时代的检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