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廖俊波精神 做好审计工作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0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学习了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使自己又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洗礼,又一次从优秀党员、优秀基层工作者身上发现了不平凡的感动。廖俊波用他的行动,很好诠释了一位优秀共产党人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廖俊波同志身上,我们最应该学什么?我体会有三方面。

一是以民为本的宗旨意识。这是党的宗旨,也是一名党员的行动指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廖俊波98年灾后重建时,他出钱请人帮腿受伤的农民群众重建房屋,使他能早日入住;帮助乡民修建道路解决行路难问题;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关心中毒学生病情,挨家挨户询问情况。这些举动,只有心怀人民,心怀群众疾苦的人,才会发自内心地做到。我们就是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作为一个审计干部,一个党员,就是要发挥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时刻想着怎么能反映群众之所急,群众之所想;怎么能使自己的工作为人民谋利,为人民造福;怎么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系人民、充满情怀的人,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

审计工作,其实是有许多为民服务的内容。一是开展民生领域的审计,如保障房安居工程、扶贫资金、救灾资金、福利资金等直接与老百姓相关的资金项目审计;又如基础教育、公路水利、环境污染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审计;再如证券市场、银行理财、涉众类案件的查处、电信诈骗案件的查处等与老百姓财产安全相关的领域,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领域。审计中不仅要揭露问题,凿开真相,更要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真真切切地为民请命。二是对权利运行进行严密的审计监督,使老百姓能公平、公正地生活,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曾几何时,腐败现象出现蔓延趋势,人民群众对之深恶痛绝,社会不公引发的矛盾日益凸显。高举旗帜,惩治腐败,是民心所向、民望所归。我们必须通过审计工作,对领导人员的相关权利运行进行监督,揭露滥用权利、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权力失范问题,查处一批重大的违规违法犯罪案件,牢固扎紧权利运行的笼子,起到强大的震慑力,这也是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职责。

二是坚韧不拔的品格作风。从廖俊波同志的履历看到,他长期在一线工作,在邵武市、南平市、政和县等地一干就是20多年。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足迹踏遍了乡间田头的每片土地。这么多年的辛勤工作,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他坚持俯下身子,深入一线,掌握一手资料,努力解决百姓所急。这种常年坚守,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实只为民的思想境界,值得我们学习。

审计工作,也需要这样的默默奉献和执着坚守。少数同志开始参加审计工作,确实信心满满,热情高涨;过了一些时间,开始出现精神松懈的情绪,觉得自己是老同志了,可以稍微歇一歇了;再后来开始就更加放松要求,甚至对人民赋予的职责毫不理会,还能冠冕堂皇的寻找理由。这些都是在作风坚持上出了问题。要做到坚持,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来源于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核心观念。其次,要坚持,必须要能抛弃私心杂念。一旦将自己做的工作,奉献的努力与个人收入、个人职位、个人得失挂钩,就会受到影响,就会在不断失衡的心态影响下迷失方向。第三,是要不畏险阻,奋勇向前。审计工作,往往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你如果惧怕了,退缩了,就永远达不到真理的彼岸。有时你的工作一直在原地打转,离真相就差一层窗户纸,你如果不能坚持到底,不能勇于突破自我,最终也只能功亏一篑。

三是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曾有一段话,如此评价廖俊波同志:“他就像个画家,在一张白纸上能画出美不胜收的图画;他就像个魔术师,总能在困境中拿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招;他像个救火队长,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的创新精神使山区面貌焕然一新,使很多农民脱贫致富。

审计工作也需要创新精神。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审计工作寄予厚望,赋予重托。尤其是,有重点的全覆盖,政府与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等一系列内容广泛、层次高远的项目,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已成为常态。而工作的目标、肩负的责任,一样都不能少。如此,只有从创新中挖潜,从创新中获取更高的审计效率和更好的审计效果。通过理念思路的创新,组织模式的创新,手段方法的创新,来不断实现超越。就如金融审计而言,我们需要把握当前不断变化的形势,把握新的金融业态和业务,把握新的增长点和风险点。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洞察新业务的实质,不断理解金融业的风险变化。同时,运用大数据来深入探查金融业风险,尤其是跨行业风险——银行与保险、证券,金融与财政等的风险传递。只有不断创新,我们的事业才有出入,才能站在更高的平台,把握金融监管监督的制高点,才能真正发挥审计国家治理的作用。(作者:审计署上海特派办金融审计一处 陈文夏)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