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革命优良传统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8日】
字号:【大】 【中】 【小】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北宋理学、桐城派、徽文化等,涌现出老子、庄子、管子、曹操、华佗、包拯、朱元璋、李鸿章、胡适、陈独秀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

安徽这片土地较早地接受了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1年,安徽就开始了创建党团组织的活动;1923年,中共安徽地方组织正式成立。在大革命时期,安徽地方党组织成功地实现了与国民党地方党部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安徽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安徽地方党组织与相邻的河南、湖北党组织共同创立了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苏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安徽地方党组织和新四军一起创立了淮南、淮北和皖江三块抗日民主根据地,使安徽成为华中抗战的中心,为打击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解放战争时期,安徽成为夺取全国胜利、最后埋葬蒋家王朝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安徽地方党组织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全力做好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的支前工作,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安徽这片红色的土地养育了张治中、冯玉祥、高敬亭、李克农、王稼祥等革命将领。其中金寨县10万人参军参战,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安徽人民用鲜血浸染了红旗,用身躯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无私的贡献。

安徽的革命优良传统传承了徽文化忧国忧民、实事求是、通变求新、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精神。今天,我们可以从忧国忧民的传统中迸发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从实事求是的传统中找寻社会建设的思想方法,从通变求新的传统中探求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从兼容并蓄的传统中获得改革开放的博大胸襟,从敢为人先的传统中激发奋发创新的宏大志向。

1.金寨县红军纪念堂

2..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3..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4.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5.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