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之“钙”不可缺
侯天柱 陈迪刚(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2日】
字号:【大】 【中】 【小】

八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既为党中央出重拳反腐叫好,也为一些腐败分子由当初积极向上的革命同志最终堕落成为人民的罪人痛心。这些腐败分子堕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说到底主要在四个字:精神缺“钙”。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当初入党时,也曾信仰崇高、追求远大、志趣高雅,但是,随着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拉拢,纸醉金迷生活的诱惑,信仰追求就变了,正如有的腐败分子在忏悔时说的,在走向堕落时,总觉得除了物质利益什么都是假的。其实正相反,在人生的征途中,恰恰崇高的理想信念才是最能给人以精神的支撑。

焦裕禄、杨善洲等人身上始终闪耀着一种信念坚定、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的共产党员光辉,而苏荣、白恩培之流的贪腐行径全然背离了党性原则,他们崇高的气节没有了,为民的思想没有了,正直的品格没有了,奋斗的精神也没有了,只会为权力所左右,为金钱所奴役,为美色所迷惑,把人生的理想化作对利益的追求。如此这般,怎么能不导致腐化堕落?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需要补足精神之“钙”,因为他们除了对社会具有示范和标杆意义之外,还在于手中掌握着权力,而有些权力与利益之间近在咫尺,领导干部如果不将自己的精神追求标高一些,那么权力就容易成为谋私最便利的工具。所以,只有补足精神之“钙”,才能有效保证秉公用权,也才能保证不被权力这把“双刃剑”所伤。那么,精神之“钙”如何补?

首先,加强“食补”助力“钙”摄取。党员干部精神上“补钙”,须从学习上入手,贵在知行合一。一方面从理论学习中来,只有学深学透、学懂弄通,才能学以致用、模范践行。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党的辉煌历史、巨大成就、成功经验中寻“根”守“魂”,深刻感悟我们党选择的主义之真、事业之善、理想之美,从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另一方面从实践修炼中来,在当今和平建设时期,理想就在岗位上、信念就在行动中,要在本职工作中锤炼党性,在实践中体现为民,在工作中践行务实,在行动中守住清廉,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在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浇灌理想信念之花。

其次,加强“光照”助力“钙”吸收。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些信念上出问题、现实中栽跟头的党员干部,正是由于不愿到群众中去“光照”,其精神之“钙”没有得到有效吸收。因此,须经常到群众中去“光照”。一要践行群众观,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在群众面前甘当“小学生”。二要加强纪律性,强化政治、组织、工作、廉政纪律,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约束力。三要争当排头兵,做忠于职守、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和乐于奉献的表率。四要确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再次,加强“运动”助力“钙”转化。医学研究表明,机体在有氧运动中,血液循环才能得到加强,养分才能更好地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补精神之“钙”同理,如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种“有氧运动”,各项工作将更加贴近群众。毛泽东同志曾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喻为土地,指出只要我们把“种子”播在“土地”上,便会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干部就应该到群众中去,到田间地头去,拜群众为师,不仅“身入”更要“心入”。事实证明,党员干部脱离了群众,工作就做不好,工作就失去了重心和方向。要想出成绩,出政绩,让人民满意,非要贴近群众不可。(侯天柱 陈迪刚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