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到实处审计还须更加给力
程度平(湖北省竹溪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8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笔者在稳增长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遇到这样“三件小事”:一是某地发改部门没有全面掌握当地近三年来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多数分散在主管部门;二是某某工业园区工作人员拒接审计通知书;三是某地国税部门工作人员(已接收审计通知书)以没有协查函和保密要求为由拒绝提供有关企业税收数据。这三件看似小事,却让审计人员三番五次来回跑腿还没有结果,严重影响了审计质量和效率。

2015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横向联通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做到全透明、可核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时间过去了一年有余,审计人员遇到的这“三件小事”,充分的说明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到实处,审计监督还须更加给力。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多重意义,这是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社会治理管理的改革创新;这是面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要求,树立新常态下政府部门管理工作的新形象;这是调动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的重大举措;这是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如何实现这个工作目标呢?会议提出,用“制度+技术”更好巩固简政放权成果,更大释放改革红利。笔者认为,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上述“三件小事”有的反映在制度层面,有的反映在技术层面。

反映在制度层面。一是没有建立全透明、可核查,能追究的责任倒查以及惩戒机制,用制度规范消灭权力寻租,铲除腐败隐患,让群众能够更方便最实惠的享受到管理服务。二是怕担责,表现在怕“洗碗”效应,把新常态作为一个“避风港”,把它当作不作为、不想为、不能为的借口和挡箭牌。比如,有的在电脑上打开表格就可以核查填写的数据,还要层层请示领导作出指示,怕因“洗碗”时打了碗而被问责。三是没有处理好不会与不为的关系,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政策措施中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要分析是当事单位和当事人主观上消极松懈、不愿作为,还是认识和适应新常态有个过程、不会作为,或者是受到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旧的法规制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阻碍而不能作为,笔者认为“三件小事”有技术层面的不会为问题,也有制度层面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

反映在技术层面。一是硬件科技技术不配套,没有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因此,必须加快建设政务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尽快让工作平台运转起来;二是管理技术,就是横向联通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财政、税务等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如何联通,如何贯通,都需要管理工作改革思路,创新理念,用新常态思维去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制度+技术,两者缺一不可,技术是给政务工作打造工作轨道,制度是让政务工作者走在轨道上不犯错误。让信息多跑路,审计必须准确把握这些新变化,加紧锻造新能力,尽快适应新常态,努力实现新作为。关键是要通过审计更加给力的监督让制度与技术落实到位,只有让制度与技术都到位了,才能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中打造精彩人生。(程度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