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价”商品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韩正(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6日】
字号:【大】 【中】 【小】

3·15消费者维权日上,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许明现身说法,爆料亲历过的“天价马”事件:在某景区游玩,他看见标明 “骑马1元”的牌子,有游客觉得便宜就上马骑了几分钟,结果被收了好几百元,后来得知这马居然按“秒”收费。联想去年青岛出现的“天价大虾”事件,近期哈尔滨曝出的“天价鱼”事件,“天价”商品让消费者真的“伤不起”。“天价”背后折射出商家背信弃义、不遵守诚实守信的经营“道德”、盲目追求一本万利、抛弃市场秉持公平买卖的“游戏规则”。从中,也带给审计人员关于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几点警示。

审计人员心中有“德”,把职业道德作为底线。“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是市场经济主体要遵守的行业规范。无数案例证明,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却寸步难行,最终走向衰亡。行有行道,业有业规。审计人员心中要有“德”,把职业道德作为从事审计工作的行业规范、工作“底线”。审计人员始终把“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日常审计工作中,不断锤炼自身职业道德,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要遵守审计职业纪律“底线”,严格按照党中央“八项规定”“约法三章”,坚决反对“四风”等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要求,牢记审计纪律“八不准”,增加自身“公信力”;强化业务学习实践,具备审计工作的专业胜任能力、增强审计职业责任。

审计人员心中有“规”,把集体荣誉作为责任。人们常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个臭鱼染得满锅腥”,“天价”商品不仅仅损害一个商家的名声,也对一类商品、一个地区的声誉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个体属于集中的个体,个体发展影响着集体荣誉。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基石作用,需要一支呼之即来、来之能审、审计必严的“铁军”,需要每一位审计人员共同努力。

所以,每名审计人员都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审计、严格程序,把“规矩”挺在前面、记在心中。审计人员时刻牢记,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更代表着审计队伍整体形象,自己是审计队伍的“代言人”;主动做到自爱、自重,维护好审计机关的整体荣誉,树立好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审计人员心中有“戒”,把接受监督作为习惯。“天价商品”看似偶然,其背后是监管缺失或监督不力等因素。审计人员要自觉树立廉洁从政的意识,“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把法律、纪律作为高悬的“戒尺”。审计人员除了自身行为 “行得正、坐得直”,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督,需要外借用“标尺”来衡量 “影子”斜斜。“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审计人员作为监督主体同时也是被监督的对象,习惯接受组织监督,习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习惯网络媒体的监督,自觉养成把审计用权置于阳光之下“晒”的习惯,增加审计自身的“透明度”,让大众看得见审计、摸得着审计、说得出审计,真正赢得老百姓“口碑”。(韩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