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学习 坚定信心 把握和适应审计新常态
甘琴(审计署广州办)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2日】
字号:【大】 【中】 【小】

最近,审计署党组发出了“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指示。近日,我办组织开展了“适应新常态 践行新理念 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专题研讨活动。通过学习刘家义审计长的有关讲话精神,我觉得他的讲话高屋建瓴,从宏观和大局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审计工作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作为一名普通的审计人员,我感触颇深、收获甚大。

要始终保持勤于学习的状态。刘家义审计长在讲话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常态,审计人员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学习研究不到位、业务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学,然后知不足”。要适应新常态的审计工作,就必须要始终保持勤于学习的状态,把学习作为生活习惯、精神追求,坚持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的理念,坚持学习永远在路上,做到永不掉队。当前,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件精神。同时,还要认真学习会计、法律、金融、投资等方面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从而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来迎接经济新常态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

要坚定“新常态”下的经济自信。随着经济增速的趋缓,“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经济恶化论”“中国经济硬着陆论”等观点也时起时伏,“经济下行”“财富缩水”“中产堕落”等问题也在拨动着人们紧绷的神经,干扰着人们的视线,增加了人们对中国前景的疑虑,也威胁着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我们的眼光当然不能局限于此,我们要看到,虽然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速减缓,但目前7%左右的增速在全世界各经济体中也是领先的。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把中国拉到经济新常态的道路上。我们要坚定“新常态”下的经济自信,沉着、冷静、从容地应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新常态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种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不能简单地以“好”或“坏”来评价认识。作为审计人员,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在哪里、常在何处、有何特征,还要对国家经济未来的发展树立信心,才能使我们在开展工作中底气足,手段硬,不畏难,对各项工作有的放矢,用好审计监督职权,当好经济新常态发展道路上的护卫兵。

要把握和适应审计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催生了审计新常态,能不能遵循大逻辑、进入新状态、在工作开展中争创新局面,这对广大审计干部是一个重大考验和严峻挑战。作为审计人员,要把握和适应审计工作新常态,最重要的就是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依法审计。依法审计是审计机关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审计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处于特别地位,既是行政执法者,也是行政执法监督者,既是追责问责者,也是被追责问责者。在新常态下,我们审计人员更要始终坚持依法审计,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在遵循宪法和基本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以是否符合中央决定精神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定性判断事物的标准,要用法律的手段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要鼓励创新。审计坚持鼓励创新,一方面是审计自身方面要大胆探索简易程序,不墨守成规,提高工作效率,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把审计一线作业与后台数据分析融为一体,要主动作为、创新提高;另一方面是审计要大力支持、促进和推动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探索与创新举措,对待新生事物,审计人员切不可固守老思路、老办法,闭门“套车”,要有保护新生事物的强烈意识,要有发现创新的战略眼光,包容试错,鼓励干事,宽容失误。三是坚持推动改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改革、把握改革,更加主动地适应改革、服务改革。在审计工作中,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把促进制度创新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调整思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及时揭示和反映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制度规定,坚持“十五个凡是”,密切关注改革推进的力度和效果,加强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和分析,深入分析影响改革推进的根本性和深层次原因,积极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形成合力。

学习并没有终止,我将更加继续加强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将所学所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握和适应审计新常态,以崭新的面貌和饱满的热情为审计事业添砖加瓦。(甘琴)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