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审计效率和效能要“用杠杆”
潘智勇(江苏省响水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5日】
字号:【大】 【中】 【小】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16年的五大任务,其中之一,便是去杠杆。如果说维护金融资本市场稳定,防止助涨助跌、大起大落的风险,需要实施去杠杆战略,降低乘数效应的话,那么,大力提高审计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效能,发挥审计的国家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作用,杠杆不仅不能去,还要用,还要加。

当前,审计机关人少、事多、任务重、社会期望值高,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充分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就必须善于借助外力,把一切增量资源用在刀刃上,并且挖掘存量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力求事半功倍之效。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利用杠杆的小力气可以撬动大物件的功能特点,去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兴审强审,便是一种切实可行办法。

找准支点。用杠杆撬动臂端的物体,总要依托某一支点,使动力作用于阻力物体。支点的位置决定着动力大小。审计工作头绪繁多,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重点,但当前的支点,一言以蔽之,还是今年审计工作会议上所提到的审计全覆盖内容,即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利用这些支点,对相关审计项目审深审透审实,便能扮演和发挥“公共财政卫士”、发挥政策落实“督查员”“经济发展安全员”“群众利益守护者”“改革催化剂 ”“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利剑”“决策谋士”的角色和作用。当然,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紧扣领导关切、社会关注、 群众关心,还可将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这些支点,进一步细分,优中选优,找准预算执行审计、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最佳支点。

加长力臂。杠杆原理告诉人们,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就是省力杠杆,反之则是费力杠杆。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就能以较小的力量敲起更重的物体。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审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亟待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审计的动力臂,缩短审计的阻力臂,推动审计工作的新一轮发展。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推进审计体制和制度的变革,实行省以下人财物统一管理,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和资源利用效率,消除制约审计生产力解放的体制机制障碍。还要购买社会服务,聘请中介机构开展审计,整合内部资源,弥补力量不足的“短板”。加快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人大监督的整合,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健全完善经济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和审纪检反腐协作机制,改进审计向人大报告发现问题的整改机制,探索实行人大专题询问等监督方式,提高审计整改的效率。要坚持开门审计,发动组织依靠群众,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的开放度,为审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良好氛围。

加固刚性。杠杆的刚性是发挥杠杆效应的前提。杠杆不硬,受力就弯裂,再强的支点动力,再长的力臂,也无从撬起任何物体。审计杠杆的刚性就是职业胜任能力、纪律作风素养和队伍的战斗力。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核心领导作用。要提高队伍的思想、业务和作风素质,加强审计人法技建设,着力打造忠诚、担当和干净的审计铁军,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水平、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要加强依法审计工作,勇于接受信息化挑战,同步提高大数据条件下线上的分析筛查和线下的核查能力,确保审计队伍拉得出,打得响。要改进审计报告制度,加强审计决定的跟踪督促和回访,提高审计决定落实和审计整改的刚性。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控制、审理、考核等激励约束机制,改进和创新审计组织方法和运行模式,加强廉政建设和审计权力的监督制约,落实审计质量责任追究机制,规范审计执法自由裁量权,规范审计人员的执法行为。(潘智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