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干部推进精准扶贫要当好“三种人”
陈亭(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8日】
字号:【大】 【中】 【小】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道迈和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发出的号召,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艰巨光荣的历史使命等待我们去完成。笔者以为,审计干部要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关键要找准“穷根”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积极消除贫困,当好“三种人”:

一是当好“贴心人”审计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明白了“自己也是百姓”,做到心系帮扶群众,精准扶贫看作审计人尽责的平台,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走好群众路线,把扶贫工作切实做到困难群众心坎上为第一要务。坚持帮扶群众脱贫放在心头、记在笔头、落实在手头。时刻站在尽早脱贫的立场看问题,想问题,谋发展,不放过任何小细节,对扶贫对象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扶贫对象急需急办的事“零懈怠”。视帮扶对象为“亲人”,通过广泛座谈、入户调查和实地走访,全面摸清扶贫村情况,确定了精准扶贫对象,并征求每户自愿发展意向,分别商讨脱贫对策,实行“结对子”帮扶,帮助驻点村制定和完善脱贫规划,探索脱贫可行措施,计划分类实施、挂图作战,确保顺利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用审计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扶贫群众的幸福指数,力做一个上不愧党、下对得起民的审计好干部。

二是当好“引路人”脱贫致富呼唤大气魄,精准扶贫审计大担当。作为选派的优秀干部,要树好“建好美丽乡村”的工作理念,提高定点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下工夫,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多方整合资源利用,着力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积极带领扶贫对象发家致富,一心一意扑下身子抓落实,不出成效不罢休,使贫困群众更好实现自我发展、参与发展、共享发展,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决全力打赢脱贫攻坚的硬仗。在政策允许情况下,切实给予行之有效,看得见、摸得着、暖人心的帮助,主要做到三点:一是深入了解、掌握困难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经济收入来源、发展计划以及农户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行可行脱贫措施;二是宣传讲解财政部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帮扶对象的生活生产积极性;三是询计问策,积极征求、归纳、总结基层干部和农民做好“三农”工作,破解增收难题的意见、建议。积极推进惠农政策落实,鼓励支持争取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扩大项目规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逐步脱贫致富。

三是当好“监督人”。“审计人员作为人民群众幸福的使者。”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职责所系。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应当自觉接受监督。更要发挥好“为民而计”的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多关注对涉农、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卫生、医疗等各类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重点关注上级或财政部门下拨的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延伸审计,揭露和查处挤占挪用、截留滞留专项资金等问题,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和改善民生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末端落实,让最需要扶持的群众和地方得到帮扶,促使贫困群众享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福音。对此次精准扶贫的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严格监督这些资金筹措到位、使用得当,落实到户到人。要做好扶贫前的监督,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找准找对最需要帮扶的对象,实实在在通过精准帮助让帮扶对象早日走出贫困线,让最需要帮助的群众真正受惠受益。

总而言之,我们审计干部,尤其精准扶贫工作专班人员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发挥单位、行业优势与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当好帮扶对象的“贴心人”、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扶贫资金的“监督人”,和帮扶对象同心同德,同呼唤、共命运,顺利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目标指日可待。(陈亭)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