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跟踪审计力度,切实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30日】
【来源:审计署沈阳办】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下滑明显,投资增速回落较多,外贸进出口总额出现负增长,财政收入和企业效益回落,特别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自去年6月份以来连续下降,经济运行面临压力明显。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国家政策的施行效果关键在落实,审计面对新时代、新使命,不断加大对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促进国家政策落实,切实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政令畅通,维护宏观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平稳运行。

审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国务院出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还是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目的都在于通过加快推动重大工程建设、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增长。如,2014年9月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快了重大工程建设的推进速度,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发展服务业等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措施,目的就在于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求合理平衡,而上述一系列政策举措能否在短期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和项目能否及时落地,能否精准增加短板投资,能否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组合,形成发展新动能。

审计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一份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有关决策部署和政策能否切实发挥效用,重中之重靠落实。当前,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有关决策部署和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如,2014年,国务院力推的1.6万亿元的PPP项目,在政策强力刺激下,推进仍然艰难,34个省市区地方政府实际签约尚不足两成。导致相关政策无法按期落地的原因,固然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相关,但地方官员懒政、不作为甚至从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考量中央政策的落实亦是导致一大批有利于经济、民生的项目无法按期开工或进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审计要本着做保障政策落实的有力抓手的工作思路,将政策跟踪审计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监督检查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对中央出台的财政、金融、产业和投资等各类经济调控政策以及各项惠民等政策措施执行和完成情况,及时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厘清制约国家政策落地的原因,准确、公正地认定责任,切实督促地方领导及负责人员能够履职尽责,促进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和政令畅通,保障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有关决策部署和政策效果的实现,不仅要做经济运行的抗生素,更要做经济发展的强心针。

审计必须客观的认识到,政策跟踪审计对保障和促进政策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审计机关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机关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学习新知识、新本领,要对稳增长、调结构的相关经济政策具有全面、充分、准确的理解,提高审计能力;另一方面,要树立新理念、新思维,将政策跟踪审计作为服务大局、贯彻理想信念的政治责任有所担当,既要依法审计,又要历史、辩证、客观地看待审计中遇到的问题,用踏踏实实的审计成果说话,用清清楚楚的审计标准服人,打造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审计“铁军”。

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审计有责任、也有能力保障和促进国家政策的落实。审计将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率先走完横亘在国家政策与百姓生活之间的那最后一公里,让政策走出中南海,落入百姓家。(郭红岩)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