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蓬莱市审计局韩玉平:审计报告不仅要公众知情还要看懂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30日】
【来源:山东省蓬莱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过程专业且艰难,审计工作繁重且庞杂,审计人员众多且辛苦,但蜀道再难,审计也要迎难而攀,因为它的身后是十几亿公民的权利、期望和等待,因为政府必须以国家的名义对公众的公帑、捐助和纳税流向做出说明、给予交代。

近年来,审计机关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留情面、一查到底,依法揭露和查处政府部门、国有企业违法违规问题,让违法违规行为得到纠正和问责,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政府部门和人员的遵纪守法观念,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和实践,大大提升了党政领导守法守规守纪尽责的意识,而审计工作报告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则让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共振,汇成倒逼改革的强大声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公开、施政更加依法规范、问责更加严格有效。

然而,众望所盼的审计结果,公开时往往以百字告知世人,而且专业术语繁多,公众很难看懂。如何看不懂?一来审计报告里面专业用语星罗棋布,不是一般民众耳熟能详的通俗话语,观者看来只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二来审计报告所述问题过于简单,好似无细节的泼墨画、缥缈的朦胧诗,无法洞察问题背后蕴藏的逻辑脉络和暗箱猫腻;三来往往只说单位不说官员、只见问题不见责任人、常见整改少见惩治。这些同样可称为语焉不详。所以,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审计风暴,叫好喝彩者有之,情绪激愤者有之,引来粉丝无数,但如果公众皆因晕头转向看不懂,那就谈不上去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一种知情要成为有价值的知情,必须要有对知道的情况进行影响的配置权利,也即:不仅要知道事实,还必须能影响到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审计报告对于公众不是简单的“围观”,而是宏观意义上的集体维权,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这种关切和期待似乎更加强烈,当然公众不仅希望审计报告能够给出一个明白账,更期待审计部门当好财政资金的守护者,能够对“舌尖上的浪费”猛喝一声,对“车轮上的腐败”重拳出击,通过审计报告念醒各级官员的俭朴意识,自觉摈弃财大气粗、奢侈浪费、大手大脚不正之风,努力建设一个高效能、低成本的服务型、俭朴型政府。

审计报告揭的是真相、念的是数据、认的是党纪国法,一个个案例、一串串数据,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行为拖到“阳光下”,对某些违法乱纪者或蠢蠢欲动者而言,如同“紧箍咒”响起,寝食难安、头痛脑胀,一些人会猛然觉醒,不够清醒也会心有余悸,今后必然三思而后行,这样就能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审计报告不能摘人乌纱帽,但这个“紧箍咒”念好了,就会让头顶乌纱的各级官员常思为政之道,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相比于以前的不知情,如今的审计报告公开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要想让公众对知情产生权利满足感,必须赋予他们主动的知情权,必须让他们“既能知道,又可影响”。

公众的监督权,不仅可以从宪法中引申出来,更带有政治、法律上的合法性和必然性;公众的监督权,不仅表现为举报、曝光类的直接监督,如网络反腐,还表现为政务信息公开后的间接监督,如详细财政预算公开后的公共追问。审计报告作为重要的政务信息,公开是法律所要求的,但作为国家钱袋子的法定看门人,更需要无数民众的支持,需要更多体制外、民间的看门人一起形成内外合力,共同看好每一分公帑的去向。

相客观上讲,公开审计结果必然给政府带来压力和挑战,这可能是审计机关最初所没有意料到的,但恰恰是这种压力,加快了法治化政府建设的步伐。所以,当审计风暴已经刮到了极限,已经逐渐在公众和社会舆论中或审美疲劳或见怪不怪时,改进审计报告本身就是进步的潜力所在。如果审计报告公布的问题再详细些,责任人再指向明确些,惩处再严厉些,话语再通俗易懂些……当审计监督之后又紧接着一波波公众监督,那些偷食国库的硕鼠们,就成了过街老鼠,哪里有他们的藏身之处啊!

回顾这几年的审计报告,公众不难发现,审计报告有了新变化、新气象,在个案中找共性、在问题中查原因,从机制、体制和制度层面提出改进建议,审计已经开始着手彻底打破屡审屡犯的怪圈,用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的话说,审计不仅要灭火,更要切断火源。从“点名”到“点穴”,从“点题”到“破题”,审计机关自觉探索完善政府内控和治理机制的治本之策,努力担当起推进法治化政府建设的重任,审计报告的定位也随之更加宏大和科学。而同样欣喜的是,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与审计能够良性互动的公众,似乎能够体会出审计报告的真实用意,以更加理性的思维、更加深邃的眼光去解读审计报告,他们期待审计报告能够读出一个法治政府。有了审计机关的科学定位、公众的理性回应和中央政府的决心,那一天不会等待太久。(山东省蓬莱市审计局韩玉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