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投资审计须树立正确的“数字观”
王波(湖北省宜都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随着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地政府投资审计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长足进步。但是,在取得大量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了审计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个别领域甚至出现了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的不良趋向,审计风险日益凸显。结合基层审计机关当前现状,要谨防陷入“数字出政绩”的认知误区,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数字观”,切实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才能确保投资审计事业长期健康发展。
    
    一、正确处理审计项目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审计项目数量与质量之间天然是一对矛盾,如何找准平衡点,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直接考验着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理念和管理智慧。从目前绝大多数县(市)级基层审计机关现状来看,从事投资审计人员基本在1-3人左右,审计模式基本是采取与社会中介组织合作,而各地相继出台的政府投资审计文件均明确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制度。受制于人员编制、预算经费等多方面原因,专业审计人才短缺和审计力量不足成为制约投资审计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一尖锐矛盾将在基层审计机关长期存在。如果贪大求全、盲目追求审计项目数量,必然是以牺牲审计质量为代价,最终葬送整个投资审计事业。刘家义审计长在年初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推进审计“全覆盖”务必要以确保审计质量为前提。基层投资审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正确处理审计项目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精心呵护审计质量这条生命线,必须抓大放小、突出审计重点,合理确定投资审计项目计划,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实施。
    
    二、理性看待“审减额”与“审减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基层投资审计逐步迈入正轨,很多成为了审计机关的“名片”和“窗口”。但是,投资审计工作无论在外部社会还是审计机关内部而言,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神秘的外衣。在总结汇报、对外宣传等诸多场合,衡量和评价投资审计的关键词中频度最高的莫过于“审减额”和“审减率”。项目“审减额”和“审减率”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能够反映审计成效,“审减额”意味着为政府节约了多少真金白银,“审减率”体现了审计的力度。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凡从事过投资审计的都有切身体会-“审减额”和“审减率”不能说明一切,所谓“一俊遮百丑”,“审减额”和“审减率”都是相对数(对于施工单位报审额而言),决定工程造价审计结论公平公正的关键是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她是建立在严格的程序审核、细致的现场勘察、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认真的数据核对等基础性工作之上的。基层审计机关应理性看待“审减额”与“审减率”,不能以“审减额”大小与“审减率”高低论成败,要时刻牢记自身使命,把 “公平、公开、公正”做为投资审计追求的唯一终极目标。
    
    三、准确把握“非数字性”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受人、财、物等方面的制约,在投资审计实施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对工程造价、项目资金等“数字性”问题的审计审核,从而忽视对项目决策、基建程序履行和投资绩效等“非数字性”问题的审查。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促进项目科学决策、规范管理、遏制腐败、提高投资效益,是投资审计的核心职责。李克强总理指出:审计也可以成为宏观调控的工具。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应克难奋进,准确把握“非数字性”问题,不断提高投资审计公信力,力争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建树。一是要关注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出科学的绩效评价。认真分析项目建设程序报批、概算执行、建设资金分配、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内控制度等,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要深化投资审计内容。把审计“关口”前移,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投资审计工作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决算等建设全过程,有效渗透到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做到从源头上制止决策失误、在事中控制违规操作,于事后保证工程决算和工程款结算的真实合法,尽可能避免小问题酿成大损失,提高审计效果。(王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