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也应发扬“钉钉子”精神
高晓燕 (审计署南京办)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干工作,就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我们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也应当发扬这种“钉钉子”的精神,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的将我们的工作做好、做实。
    
    审计人员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是要“准”。
    我们都知道,钉钉子首先要想好往哪儿钉,要找好一个点,点选的不对,即使钉子钉进去了也是徒劳无功,不仅不能实现钉子的功效,还会在墙壁上留下一个丑陋的洞。具体到我们审计工作中,找好这个点就是要找好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的成败。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审计计划时,要对审计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切实围绕当前政府工作的中心,切实关注民生,切实把握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项目,根据审计需求制订明晰、具体的审计目标。审计目标定好了,我们的审计工作才能进一步开展,审计人员才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审计结果才会有成效、有价值。
    
    审计人员发扬“钉钉子”精神,二是要“稳”。
    要想把钉子钉进选好的点上,必须牢牢固定住钉子,不能让它在钉的过程中“跑偏”。钉钉子的人也要沉心静气、稳扎稳打,稍有不慎,钉子就会钉歪,或是被锤子砸到手。审计也是一样,目标有了,就要求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着审计目标来开展工作,不论是审计标准的选择、审计范围的框定、审计程序的选择还是审计方法的设计,都要以最好最快实现审计目标为原则。审计工作一旦偏离甚至背离了审计目标,我们的审计活动就会变得盲目,审计论点就会变得分散,审计结果也将变得无力。一个审计项目的开展,首先必须以审计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制定好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牢牢把握住审计的方向和重点,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资源,加强审计现场管理,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卓有成效的开展。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特别是遇到重大问题需要突破时,审计人员更要保持沉稳的心态,冷静分析、沉着应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保证审计工作扎实稳妥的有序开展。
    
    审计人员发扬“钉钉子”精神,三是要“狠”。
    钉钉子不是一下两下就能钉好的的,尤其是面对一个比较坚硬的物质的时候,需要有耐心、有毅力,一锤一锤不断的敲下去。近年来,我们的审计工作取得不少成绩,党和人民予以认可的同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希冀。审计事业前进的过程中,注定会有很多硬仗要打,会有越来越多的硬骨头要啃,我们审计人员面临的考验也会越来越严酷。这时候的我们,就要“狠”一点,面对急难险重问题时,要以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拿出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敢于碰硬、敢于担当,不妥协、不放弃,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发挥审计人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顽强作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审计人员发扬“钉钉子”精神,四是要“牢”。
    钉钉子一定要钉牢,钉不牢的钉子迟早会掉下来。审计工作亦是如此,我们对每一个问题的揭露和查处都要做到板上钉钉,否则就会留下风险隐患。实际工作中,有些审计人员的证据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于问题的查处总是满足于“差不多”就行,对于问题定性也是模棱两可,对法律法规的引用时常“文不对题”,在工作中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只要被审计单位不闹就没什么问题。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在审计工作中是千万要不得的,往小处说只是某个人的工作作风问题,影响到的可能只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的定性。但如果抱有这种心态的同志多了,最终影响到的是我们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受损的是审计事业的公信力,丧失的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亵渎的是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因此,我们的审计工作每一步都应当扎扎实实,丝毫马虎不得。审计过程要合乎程序,审计取证要适当充分,问题定性要准确恰当,适用法律要精准无误,只有反反复复多打磨几次,多推敲推敲,我们的审计报告才能受得起质疑,经得起考验。我们审计机关才能有底气,被审计单位才能真服气,社会公众才能感受到审计的浩然正气。(高晓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