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的故事(短文)
尹晓玲(湖北省黄石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8日】
字号:【大】 【中】 【小】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周年华诞的时候,我常常想起过去在老家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深处某些东西不仅没有消逝,反而愈加清晰起来,久久盘旋,无法割舍。
    我要说的是一个关于电视机的故事。
    小时候,我随爸爸妈妈生活在大冶。那时看电视可没现在这么舒坦。一个单位总共也就两三台电视,大人孩子都爱看,那热情决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要是播出像《上海滩》、《射雕英雄传》这样的片子,更了不得了,屋子里挤得是水泄不通。别说坐了,就是站着也不容易。自己个头矮,经常是从人缝里看,别人看“宽银幕”,我看“窄银幕”。 有一次,挤得我实在没处去了,象小男孩一样,和几个同伙一商量,“噌噌蹭”齐刷刷的站到了人家锅台上。看着看着,只听见“轰隆”一声,锅台塌了。我们弄得是灰头土脸,哪像个女孩,回家还挨了顿揍。从那以后,心里盼啊,啥时候俺家能有台电视啊。
    1986年的11月20日,是令我一生都难忘的日子。 那天晚上,父亲从市里买回来一台比家里那台老式的收音机大一些的、上面有着巴掌大点、微微凸起一块玻璃的、黑红色的木壳匣子,父亲说这就是我们的电视机了,我一见,顿时开心的了不得:我家有电视了!我能看着电视了!
    由于那时候电视转播发射站距离家有好几十里远,需要外接天线才能收看到节目,所以买了电视机那天夜里,没有看成电视。不过,父亲还是把电视打开,让我看了看,让我高兴高兴。看着那荧屏上闪烁的雪花点,听着扬声器里传出的沙沙声,我激动的一夜都没有睡。 第二天,父亲又到市里买回铜管、锯木杆子,用了大半天的工夫做成了个“三单元振子”天线,高高的竖立在老家的窗户前。晚上七点整,父亲准时的打开了电视机,稍微一调试,图象和声音立刻从那小小的电视机里传了出来。当中央电视台的台标和赵忠祥播报新闻的画面一出现的时候,我坐在椅子上高兴的直拍巴掌,激动的心几乎要跳出嗓子眼来,血脉都沸腾了。父母看见我如此开心的样子,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得知我家买了电视机,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几乎天天晚上都来我家看电视。夏天的夜晚,分外热闹。自己老盼着黑天,只要天一擦黑,爸爸就把电视搬到院子里,大家像约好了似的,吃过晚饭,放下碗筷,也顾不上刷锅,早早的就过来了。那十几平方米的场地挤满了人。大人坐在竹床上,孩子就坐在床下的凳子上,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小小的电视屏幕,那个专注劲不亚于当今年轻人在五星级影院看大片。看到这场面,我心里更是格外的高兴,也感到非常的骄傲,挺着胸脯,不让李家的女儿哭,不准王家的小厮闹,到处维持“秩序”,还领着要好的小伙伴往前排坐,自豪的说,咱们也看看“宽银幕”。
    那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渐渐的,来看电视的人少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三十年间,我们国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人民的生活也告别了贫穷落后的时代。电视机已不再是什么稀罕物,早已普及到了家家户户。后来我进了城,家里的黑白电视机就成了彩色的、大尺寸的。我第一次看到电视里人物的彩妆效果,这才知道电视里的世界原来也是可以有颜色的。再到后来,我的儿子出世了,我们家的电视又换成了纯平高清的电视机,收看电视也由过去那单一的频道变成现在的四、五十个、甚至更多的频道资源,从无线到有线,再到数字信号,从最初每天只播放三、四个小时到现在的全天侯播出,电视节目也越加丰富,图象效果也变得更加清晰明亮、绚丽逼真。有时下班回到家,看到儿子像许多人一样,每天独自关着门躺在沙发上观看电视节目,心里暗自揣度:这种独自一人享受电视的感觉,应该是没有过去那种一大堆人挤在一起,边看边评论热热闹闹的感觉有意思吧?那样的趣景儿子今生是不可能体会得到的。
    虽然当今互联网等其他多媒体的大肆兴起为人们娱乐和了解信息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和快捷,但看电视依然是人们闲暇饭后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生活内容。尽管我家现在也用上了电脑和网络,甚至儿子也学会了利用带3G功能的手机上网看电视, 但我依然对看电视情有独钟;尽管我家也早拥有了高清晰的大屏幕液晶平板电视,而且用上了黄石有线电视网专用数字机顶盒,自己常常斜倚在宽大的真皮沙发上,清茶一杯,拿着遥控器,精彩节目随时看……但我仍忘不了当年看那台小小黑白电视机的情景。是那个小小的电视机,为我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使我能很好的了解了社会,领略了人间百态,承载了我童年太多的快乐和梦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家庭的发展,展现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给我们今天创造的幸福生活。那段至深的情结永远都会铭刻在我的心里,永不割舍,永不磨灭!(尹晓玲)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