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媒体视点 > 正文
 
法制日报:国务院首次发布加强审计工作意见 审计监督力保中央重大决策落实
 
【时间:2014年10月28日】 【来源:法制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本报记者郄建荣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天发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看来,意见的出台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对意见的理解是,监督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保障政令畅通;监督依法履职尽责,促进法治政府、俭朴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建设;跟踪问题的整改,加大问责力度和制度建设力度,促使少发生、甚至不发生问题。

  审计署审计研究所所长崔振龙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意见提出,审计要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说明国家对审计部门提出要将依法监督政府履行职责作为审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仔细翻阅意见,就会发现意见多次提到,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其中,第二部分特别提出,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意见要求,审计部门要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其中也包括简政放权等。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要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要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密切关注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要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加强对“三农”、社保、教育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密切关注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推动深化改革。

  在崔振龙看来,意见的这些规定是对审计法的最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据他介绍,审计法实施至今已经20多年,20多年来市场经济从未完全建立发展到今天,意见恰好做了全面的补充与完善。

  “以往审计更多的是监督政府怎么花钱,现在意见提出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实际上是要求审计机关要全面监督政府履行责任,是对政府花钱监督的进一步深入。”崔振龙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就是要把依法监督政府履行职责作为审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回归到了审计的本原,审计的本原就是对政府履行责任的监督。”崔振龙说,这不仅是审计学上的定义,也是一种国际共识。

  据他介绍,2004年,美国审计署改为政府责任办公室,澳大利亚审计机关也完成了从会计到责任的转变。“意见提出对政府责任的监督,本身也是与国际接轨。”在崔振龙看来,意见将推动我国审计机关实现从“会计”到责任的转变。

  崔振龙表示,意见涉及“会计”很少,更多的是讲责任,讲审计机关如何监督政府如何依法履行职责、如何促进国家宏观政策得到执行和落实。他说,从意见规定,可以清楚地看出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

  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无非是看“中央重大决策能不能落地”崔振龙表示,审计不仅仅关注财政资金是否合规,还要关注是否有效。

  在学者看来,意见的发布意义非同一般。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认为,意见对于审计在推动国家重大决策的部署和落实中起着重要的推手作用。“所谓推手,就是审计要在促进国家重大决策落实和部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一轮的深化改革正在全面启动,而深化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部署与落实能否实现突破。”王雍君说,如果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落实中出现执行不到位或遇到阻碍等,那么,国家政策的风险就会很高。他表示,意见提出,审计要在促进国家重大决策落实和部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根本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政策能够顺畅的执行。

  高培勇则认为,根据意见,审计可以实现“全覆盖”,即“凡是公共资金存在之处都是国家审计到位之地,只要有公共资金运作,就要有国家审计的监督,两者相辅相成,不能有死角和空白”。高培勇说,意见对于权力来说也是紧箍咒,“紧箍咒实际是国家权力运行的紧箍咒,手中有运用公共资金的权力,但是,必须有制度的制约,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钱想往哪投就往哪投,要带上制度的紧箍咒,在制度的约束下运用公共资金。”高培勇说。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