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政要闻 > 正文
 
总理两次看望的李忠义大娘准备告别棚户区
 
【时间:2015年02月25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字号: 【大】 【中】 【小】
 

    还是狭窄的巷子,还是冒烟的煤炉,还是掉漆的木门,住在天津市红桥区西于庄的李忠义大娘,今天的心情已经截然不同。

    刚刚迈入八十虚岁的李忠义在西于庄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眼下正在为告别做准备——过去14个月里,她两次见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与这片占地64公顷、住了9000多户人家、危陋房屋集中的棚户区有关。

    第一次是2013年12月27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坐在她家的床铺上承诺,政府一定让她住上有暖气、有厨房、有厕所的新房。那一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已把西于庄改造纳入了年度20项“民心工程”。

    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9个月后还能见到总理。2014年9月11日上午,在为西于庄居民兴建的安置房小区里,她跟邻居正看样板房,总理又出现在面前——那是在出席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会见全球政商领袖的间隙,总理特地来视察安置房工程进展。安置房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计划于2015年6月至12月陆续竣工。

    李忠义记得很清楚,在那间宽敞明亮的新房里,总理与看房的街坊邻居们一一握手,跟她握手时立即认了出来,称她是“住小阁楼的那个大娘”。

    总理仔细查看了样板房的卧室、厨房、卫生间,对正在看房的大伙儿说,棚户区是历史欠账,也是城市伤疤。全国还有不少棚户区,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定能把伤疤抚平。

    “全中国这么多亿人口,总理还记着咱小阁楼这一家!”李忠义事后经常感慨。

    多亏了家里的小阁楼。她在20多岁时就住到了西于庄,家里有两套紧邻的小平房,加起来也只有20平米出头。她育有两儿两女,家里最多时住有8个成年人,儿子在这里成家,孙子在这里出生,老伴在这里过世。如今她和女儿还住上下铺,上铺就是总理记住的那个“阁楼”。家里人喊它“暗楼”。

    第二次见到总理后没多久,李忠义在老房子斑驳的窗户上贴了几个大红的“喜”字——她的外孙女从这儿出嫁了。这将是老宅见证的最后一件家庭大事。

    李忠义还和女儿在木门前拍了张合影。这次是真的要走了。几个月前,几个部门联合对房子开展了评估。

    这些年里,即使没有改造工程,有能力的西于庄居民也已陆续搬走了。她们能感觉到,住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少。

    她记得,在文革时期,记不清国家第几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人们就传说西于庄要拆迁。旁边不远处早已盖起了复杂的立交桥、高耸的楼群和宏伟的天津火车西站。西于庄还是那个“烧煤炉、上公厕,冬如冰窖夏似火”的西于庄。

    老宅最大的装饰品是床边那面墙皮剥落的灰墙上挂着、镶在玻璃镜框里的一幢别墅的照片,不知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小楼。那是25年前她老伴从工厂退休时,同事们送的礼物。她从没奢望过这样的房子。

    总理来访那次,她和女儿正在小板凳上坐着,有人推门进来,她一看,是电视机里的熟悉面孔,不由自主站了起来。家里实在太小,她只能把总理让到床上去坐。坐定后,总理感慨,这里算繁华地区了,还有这样的房子,然后问她,去厕所是不是要去公共厕所。她点头。

    总理又问,愿意不愿意住进明亮的、有卫生间的房子。面对这么大的领导,看到房子里挤了那么多人,她心里“都慌了”,只知道使劲点头,说:“当然愿意了!”

    李克强接着又拜访了旁边几户人家。离开西于庄之前,站在李忠义门外的胡同口,他对闻讯赶来的居民们说:“你们住的这样的条件,在这样一个繁华大城市里边,大多数人都看不下去,党和政府更不会让你们长期住在这里。”

    他双手做着手势强调:“不能一边高楼大厦,一边棚户连片,大家都应该过上好日子,你们有权利住上新楼房。”——总理不是第一次说这样的话。2013年2月3日,他在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在呛鼻的煤烟味中对大家说:“我们不能让城市这边高楼大厦,那边棚户连片;这边霓虹闪烁,那边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那年两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履新后首次会见中外记者时承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用的还是那句话:“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听到这句话,西于庄的一位大爷高喊:“谢谢总理圆了我们的安居梦!”

    与大家挥手道别时,李克强再次承诺,要让大家“住上有暖气、有上下水、窗几明亮的房子”。他还叮嘱当地官员:“我明年如果来不了,也要看上他们住新房子的照片!”

    这一幕,李忠义回味了很久。“现在回想起来,有时候还睡不着觉。”

    邻居纷纷向她打听总理说了什么,都认为“肯定是要拆了”,“行了,咱这把有盼头了,高兴”!还有人形容,让大家住进新楼房,总理这么说了,就有“定心丸”了。

    李忠义娘儿俩那天夜里一直聊到凌晨三点多钟,沉浸在总理“上我这屋来做客”的兴奋中。

    临走的时候,总理还交给她一个红包。她事后拆开一看,是两千元钱。这钱她一直没舍得花,“留着作纪念”,她说。

    这一年来,儿子们把她与总理两次见面的照片洗了出来,摆在床头柜上。亲戚们、甚至过去街道工厂的老同事们都来要这些照片,为她开心。

    这两幅照片是老房子里最新的摆设。除此之外,李忠义没再给家里添任何物件——家都要搬了!

    等到新房下来,李忠义打算把旧居里能用的物件都搬过去,“能用的尽量用,艰苦点没事”。但是,那些陈旧的衣橱和写字台都已没法搬了。这些家具表面还能看,后面都黑了、烂了。棚户区太潮,连新买的被罩上都容易生霉点。

    平时街坊们聊天,李忠义听到别人议论,先前有人买了新房搬走,把家具也搬去,结果楼房空气太干燥了,听见这些家具“噼里啪啦地响”。

    在安置房里,总理曾问她,在西于庄住了半辈子,要搬走了会不会舍不得?她说,有点舍不得,但还是想住进新房,新房比自己的房子“好100倍”。

    现在,她期待西于庄早日拆迁,拆迁的街坊邻居能够得到合理的安置。她最向往新房的暖气。她喜欢洗澡,不管多冷的天,都要在家里烧水洗澡。总理到访的时候,她家里有台电暖气,是孩子们给买的,但为了省电,一直没舍得用。总理走了以后才想起来应该打开。

    自那以后,每次从电视机里见到总理,她都感到分外亲切。以前她觉得总理忙的事情离自己很远,现在觉得很多都跟自己有关,需要“特别关注”。

    她还记得,第二次见到总理时,邻居王金生送给总理一幅字,上书“一诺千金,造福百姓”。当时,总理接过来,摆手说:“这个‘一’不是我一个人,是政府一诺千金。”总理还开了个玩笑:“你看你这个‘一’字,笔画写得多粗,所以说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虽然都要搬了,李忠义仍然每天拖地、擦墙,”没事就爱拾掇“。她将带着对旧居的眷恋和对新居的憧憬告别西于庄。

    她对人民网记者说,总理每天忙的大事很多,西于庄这个地方,对自己来说很大,对国家来说很小,感谢总理一直牵挂着。如果有机会,她希望邀请总理再次到家里做客,希望那个时候,是在窗明几亮的新房里。(肖邦)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