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审计要闻 > 正文
 
一切为了和平——中国审计署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审计纪实系列报道一
 
【时间:2008年12月03日】 【来源:中国审计署联合国审计委员办公室】字号: 【大】 【中】 【小】


    前言:2008年7月1日,中国审计署正式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首批12个审计组已于2008年8月9日起陆续开赴世界各地执行审计任务。根据审计委员会的分工,中国审计署具体负责联合国维和行动(UNPKO),联合国儿童基金(UNICEF),联合国大学(UNU)等10个项目或基金的审计,项目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混合维和行动和联合国苏丹维和行动是维和项目中预算最大的两个项目,预算金额共计20多亿美元,占整个联合国维和行动经费开支的三分之一,占中国今年维和项目审计金额的一半以上。参与这两个项目的审计人员在当地政局急剧动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工作压力前所未有的情况下,克服来自身体、心理和疾病的困扰,发扬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审计任务,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充分展示了中国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优秀的职业素质。本网站从今天起,将陆续刊登来自苏丹、达尔富尔两个项目审计组的纪实报道。  

                                                一、初到喀土穆

    2008年8月12日下午,骄阳似火。联合国苏丹维和审计组组长伍斌与张龙匆忙赶往喀土穆国际机场。

    伍斌和张龙是前一天到达苏丹首都喀土穆的。作为整个审计组的先遣队,他们提前从北京出发,经迪拜转机,在12小时的飞行后抵达这个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国家。在与苏丹维和特派团取得联系安排好日程后,他们开始在喀土穆寻找合适的住处。

    第一晚入住的宾馆给他们的印象太深了。宾馆门口是一条没有路灯的狭窄的土路,偶尔有街边住户昏暗的灯光投射出来,让街道显得更加神秘阴森。号称三星级的宾馆电梯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没有任何区别,没有饮用水。房间内,除了一个窗式空调证明现在是21世纪,其他的设施让人觉得回到80年代初中国县城的招待所。宾馆不能上网,我们的消息和工作情况不能及时地向北京(审计署联合国审计办公室)和纽约(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宾馆的价格倒很国际化,标间每天190苏丹镑(2苏丹镑约合1美元)。不能住在这里,伍斌和张龙商量,价格高、不安全、不能通过网络及时传递工作资料和情况,必须另外找地方。

    早上5点钟,窗外高音喇叭传来阵阵诵经声。苏丹3400多万人口中7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早间的祈祷只是一天中5次祈祷的开始。辗转反侧,在床上赖到6点,伍斌和张龙拖着还未从长途飞行后恢复的疲惫的身体,强行起床。还有好多事情,利用早餐,他们商量急着要办的事情。说是早餐,实际就一块面包和中国人称为“苏丹红”的苏丹草茶。据说这种草茶清热解暑,但颜色红得艳丽,入口极酸,不知道它的功效还真不敢喝。

    8点整,维和特派团的司机库库按时来接审计组的两位审计师。特派团为审计组准备了办公室。审计师和联络官礼貌地商量了第二天进点会议程,就匆匆告辞。赶快找住处吧,下午6点审计组另外4名组员就要来到。

    喀土穆是近年非洲东北部发展较快的城市。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丹南北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并引发了两次内战。长期的武装冲突和政治动乱使苏丹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有关各方的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的参与下,“南北”问题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联苏团的存在,维护了和平,促进了苏丹经济的发展。有“世界火炉”之称的喀土穆近年来发展迅速,路上车多人多牛羊多,但房价居高不下,在看了几处出租屋之后,下午他们终于找到一家中资公司的驻地。安全和上网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现在,他们在43度的高温中等待着战友的到来。推着行李首先走出机场的是赵劲松,紧接着陈文春也推着行李出来,走在后面的是司马江翃和魏元两位女审计师。大家欢呼着全组在喀土穆会合。“真热呀!”魏元小声说道。

                                            伍斌的日记   8月11日   晴
    辗转迪拜,喀土穆时间11日下午6点,终于到达目的地。刚到机场就遇到一群在机场找钱的混混。我们被分开,张龙被带去“抽查行李”。我则被三个高大的汉子领到机场的一个角落。要钱,我们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清楚,我不敢冒险,顺从地给了20美元脱身。会合后,我与张龙都唏嘘不已。见到联络官,我们什么也没说,直接由司机拉到一个宾馆。
    幽暗的灯光中,记得宾馆处于一个小巷,泥路。前台服务员说着带浓郁阿拉伯口音的英语,把我们安排进标间。我们带着行李进了狭窄的电梯,按下3楼,接着按关门键,电梯门始终开着,再按还是。仔细检查,原来电梯的关门键与开门键一模一样,想关门基本靠试。电梯晃晃悠悠在4楼处停下,我们都不敢下楼。在按3,电梯不动。只好走出来,发现确实是三楼。我晕!!
    收拾好东西,饥肠辘辘,口干舌燥。我和张龙到楼下希望能喝点水,解决晚餐。可面对黑黑的小巷,我们心有余悸。算了,就在宾馆解决吧。宾馆餐厅就我们两人,菜单上只有pasta相对便宜,15苏丹镑,一瓶纯净水2镑。将就了,我们只想填饱肚子。一个当地人端上两小盘面条和两碟红色的汤汁,说了句sauce. 我们有点傻眼了,这点东西明显不够啊。吃了再说吧,把sauce和pasta搅拌,一股酸味扑面而来。唉,难吃死了。
    抓紧时间休息吧,明天一定要另外联系公寓。接下来的任务很重,我还要准备进点会的资料。

                                            司马江翃的日记     8月13日   晴
    没有休息,审计“钢铁”人从来都不需要调时差。我们就像机器一样准时出现在UNMIS(联合国苏丹维和特派团)的办公室。看到UNMIS的全景,一排排整齐的白色集装箱活动板房,两栋三层小楼,几片绿地镶嵌在茫茫地黄沙之中,不同肤色的人们在阳光下展示微笑,礼貌而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问候。世界各地的白领,蓝领,维和警察、军事观察员、文职人员汇聚在一起求大同存小异。感觉联合国维和特派团是一个和谐的,进步的集体,不同地种族在这里展示自己民族素养和文化历史,同时为了追逐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包容。无论如何,他们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来到这里的。

    门卫荷枪实弹,面对中国人的到来表现不出一点喜悦或不屑,我想这就是训练有素、阅人无数吧。今天的主要日程就是办ID(联合国身份证),接洽审计事项。我们大睁开布满血丝的双眼,打量着联合国苏丹维和特派团,就好像刚刚出山的孩子好奇而又胆怯地观察着山外的世界。

    我们的联络官是个当地女士,香飘万里,往往人未到,先闻其香。从手背一直到小臂都纹着民族特色的黑色图腾,从手指尖到指节都染得漆黑,脚面上同样是黑色图腾,我觉得有点新奇,还暗自盘算自己回国弄一个向朋友们卖弄一下呵呵。



相关链接: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背景(来自联合国网站).doc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