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审计局在资源环境审计方面进行了各项有益探索和实践,克服畏难情绪,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及时总结经验,开辟符合无锡实际的资源环境审计新局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审计在区域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出来。
一、以环保资金财务审计为基础,开展资源环境审计
围绕市委、市政府资源环保工作重点,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同时,拓展审计思路,尝试对资源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一是加强对治理太湖专项资金的审计。太湖水危机事件发生后,该局对“环境治理代理人”、治太资金、供水工程等开展专项审计,各审计项目落实到相关处室和责任人,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要求,优先安排审计力量,确保审计胜利完成。同时积极与财政、农林、环保等有关部门沟通,对太湖水环境突发事件财政应急资金进行了审计,保证各项环境保护财政资金专款专用,发挥应有的效益。二是对排污费征管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深入了解排污费征管程序,审查其内控制度,针对其征管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并促使200多万元应缴未缴的排污费足额征缴到位。客观评价了环保部门近年来在污染点源治理、监测能力建设方面的工作,同时揭示了环保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三是开展对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的审计。该局结合“新农村五件实事”的审计,关注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情况,针对农村环境工程的几个重点,农村河道疏浚、村庄环境整治、农村改厕、农村清洁能源工程进行专项审计。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农村环境工程的投入、管理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四是开展对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审计。通过对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审查土地整理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查看项目的管理实施情况,了解土地整理的后备资源情况,提出有关部门应增强依法集约用地意识,保护耕地。通过深入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提出抓住太湖治理,污染企业关停并转的有利时机,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土地整理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合适的项目,并会同财政部门深入研究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农重金等规费政策,用地政策,准确测算收入规模,科学编制预算,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等建议。
二、结合重点环保项目的效益审计,开展资源环境审计
将开展重点环保项目的效益审计作为探索环境审计的试点项目。通过对市属的两家污水处理项目的效益审计,围绕污水处理项目决策、建设、管理、效果四个环节,更加关注污水处理项目的污泥处理、除臭设施的落实、尾水资源的利用,污水处理项目的整体效果,通过审计揭示了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同步,污水处理量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政府环保投资项目的规模效益;对接入污水管网的企业入网污水尚无有效的监控方法,增加了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难度;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存在再次污染环境的隐患等环保项目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污水收集系统管网的建设,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环境;应加快污水处理企业的改制,为企业自发提高效益提供原动力;应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明确投资运作责任主体等促进环保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更注重研究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为环保项目发挥更多大的绩效,为区域水环境的改善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过后,污水处理项目的管理方式改革全面推开,环保项目的审计成果取得明显的放大效应。
三、以节能减排相关企业审计为重点,探索资源环境审计的工作方法
开展了对市属国有热电和垃圾热电企业节能和环保情况的审计,通过对比热电企业区域集中供热与各热用户分散锅炉供热所耗用煤炭资源和二氧化硫及烟尘等污染物排放的差异,以及分析垃圾焚烧对环境保护的促进情况,客观评价热电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积极作用,通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企业实际情况的对比,检查热电企业各项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情况,垃圾热电企业垃圾掺烧是否达到设计比例、垃圾积液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当、垃圾灰渣处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以及政府对垃圾热电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是否有效等,同时关注企业在当前煤价高位波动的困境下,各项降低单位煤耗的技改措施和控制手段是否有效。通过审计形成热电企业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的审计报告,向政府和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四、结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及重点工作,拓展资源环境审计领域
为配合市政府深化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和环保优先“八大”行动,成立了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专项审计领导小组,加强无锡区域范围内环境审计的组织领导,出台了《无锡审计局关于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专项审计的实施意见》,把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专项审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由局长负总责,各分管局长具体负责,开展保护太湖水资源的审计。为切实解决“五小”企业(即小钢铁、小电镀、小水泥、小印染、小化工)以及“三高两低”(即高消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出、低效益)企业存在的节能、环保和安全问题,加快产业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开展了对“五小”企业及“三高两低”企业税收征管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同时与投资工程审计相结合,探索资源环境审计的评价方法。每年对涉及环境整治的重点工程实施审计,客观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情况。(陈国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