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报告  >  地方公告及解读 > 正文
 
[解读]2018年度海南省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解读
 
【时间:2020年01月07日】 【来源:海南省审计厅】字号: 【大】 【中】 【小】

2020年1月6日,海南省审计厅厅长刘劲松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报告了2018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今年的审计整改工作与往年相比,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党委政府重视,为抓好整改落实提供强力支撑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省委刘赐贵书记在省委审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做好审计查处问题的整改工作,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沈晓明省长多次组织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切实提高审计整改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审计整改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以扎实的整改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以问题的整改推动年度工作任务完成。省政府领导经常组织所分管领域的省直部门研究审计整改问题,对照问题清单逐一抓好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2018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披露的687个问题,截至2019年12月15日,已完成整改658个,正在整改29个,整改率95.78%;整改问题金额94.28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91项,问责处理31人次。

二、设立执行机构,着力解决整改落实有人抓的问题

2019年4月,海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省审计厅设立审计执行处,负责审计查出问题的督促整改工作,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建议、执行审计决定,办理审计移送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事项;负责起草审计整改工作报告,对审计成果进行整理研究和综合利用。专门设立审计整改执行机构,把审计整改从业务处中剥离出来,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防止权力滥用,使审计执法更加透明化和规范化,又较好地解决审计人员任务重、审计整改执行无暇顾及,打通审计“最后一公里”问题。

各市、县(区)审计机关也相应设立了审计整改执行科室或岗位,省直大多数部门也明确了由内审部门负责审计整改工作。

三、建立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整改方法路径问题

2018年9月,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党委政府定期研究审计整改及督查、审计机关审计整改督促检查、审计整改重大事项会商、审计整改联动、审计整改考核保障、审计整改问责、审计整改公告等7项审计整改工作机制。

全省各市县、各部门把这7项工作机制作为抓好审计整改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路径,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推进整改工作。

一是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各市县党委、审计委员会每年定期开会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工作,将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以及党委、政府领导对审计报告、专报、要情等批示落实情况,纳入督查督办工作内容和督查信息平台进行跟踪督办。相关单位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对照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和审计建议,建立整改台账,压实整改责任,逐一整改销号。

二是各单位加强协作配合。各级组织、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司法等有关部门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审计机关密切配合,在审计成果运用、问题线索移送后的查办、巡审结合、专项检查和督查等方面加强协作,形成推动整改落实合力。2019年,省审计厅向省委巡视办等提供审计报告73份,报送巡视重点3批次19条建议;向省纪委监委等部门移送问题线索24件,截至2019年12月15日,办结4件,有5人受到处理处分,其中1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其余20件正在办理中。

三是推动建章立制。各单位既整改具体问题,逐项研究整改措施,还举一反三,制定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类似问题,实现有效管理,防范再度发生,真正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如,审计工作报告披露个别部门(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使用公务车、油卡和乘坐公务舱问题后,省纪委监委针对上述问题,决定在全省集中开展专项治理,要求各单位亡羊补牢,全面梳理、修订、完善本地区本单位的相关制度规定,立足抓早抓小,加强日常监督。

四、强化跟踪督查,着力解决整改时效性与真实性问题

从跟踪督查情况来看,整改工作主要还存在着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整改重视不够。有的单位对整改工作情况若明若暗,既没有开会研究部署整改工作,也没有制定整改方案计划,没有落实整改责任人。二是不知道如何整改。有的不懂得区分问题种类、性质,无从下手,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只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结果同样的问题在同一单位、同一系统时有发生。三是报送不及时。有的没有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整改结果;有的报送结果时是“正在整改”,后来整改完成后没有再次报送,以至于该问题一直处在“正在整改”中、亮红灯。四是没有及时公告审计整改结果。《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规定,整改结果要向社会公告。

针对上述问题,省审计厅坚持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重,致力健全审计整改监督长效机制,深入推动审计整改“全覆盖”。

一是研究出台《审计整改执行工作规程》。明确业务处室、执行部门、市县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整改中职责任务,规范了审计整改执行工作流程,推动审计整改提质增效。

二是制定明确的整改标准,实施分类指导。对问题较为清晰简单、短期内能整改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立行立改;对问题较为复杂、短时间内难以整改到位的,要求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具体措施、方法步骤和阶段性整改指标,按时间节点,逐步推进逐项整改;对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整改到位的,要求被审计单位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说明当时的政策背景跟现时政策的矛盾,提出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的防范措施;对违规问题造成的损失无法追回的,要求被审计单位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是构建审计整改网络。借助省政府网上督查平台,推出审计整改执行系统,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和清单推送到各有关单位,建立整改销号制度,逐条逐项限期整改。对已整改落实到位的,按规定程序进行销号;对未整改到位的,注明原因及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并持续跟踪督查,直至整改销号。同时,整合省厅、市县审计局和各单位内审资源,建立审计整改网络,将整改触角远伸、“关口”前移,各单位指定一名同志担任审计整改联络员,专门负责审计整改督办和情况汇总工作,定期报送整改情况,省厅实时掌握整改动态,及时校准整改靶向,适时开展实地督查。

四是对整改任务比较多的“重点生”,省审计厅领导按照网格化管理分工,沉到一线指导审计整改工作,和他们一起剖析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推动制定长效机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深入分析原因,持续跟踪督促整改落实

审计整改报告指出,由于项目调整变更、程序履行、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原因,尚有30个问题的整改需一定时日加大措施继续推进,这些问题涉及10个市县、7个部门和单位。如,万宁市旅游项目推进缓慢的问题,因土地、规划等原因未达到开发条件,需进行调整补充;陵水县1637.15万元渔业成品油补贴闲置的问题,需要对油补名单和金额进行整理核查,履行公示和申报等程序才能发放补贴;三亚市“鹿回头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超过3年且超过合同等约定竣工期限仍未建成的问题,由于该项目业主资金出现问题,已破产重组,从重组到恢复开工,需要一定时间。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相关市县、省直部门和单位对整改工作作出了计划和安排。

下一步,省审计厅将把审计事项置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把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放在深化改革发展大局下审视,加强与巡视、纪检监察、政府督查等协作配合,继续抓好审计查出问题的督促整改。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各单位既要整改具体问题,逐项研究整改措施,还要举一反三,注重在“治已病、防未病”上下功夫,做好“经济体检”,不但要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招”,更要有“预防疾病”的“术”,从根本上防范风险、解决问题,努力做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质量发展。   (钟宇靖)

 

正文下载:2018年度海南省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解读.docx

相关链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披露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