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报告  >  审计署报告及解读 > 正文
 
围绕中心 把握立意 写出特色——谈2003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两个报告”的特点
 
【时间:2004年06月24日】 【来源:审计署办公厅】字号: 【大】 【中】 【小】

    6月23日,李金华审计长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两个报告”又有新的特色,最突出的是它的立意新、层次高。即不是一般地堆砌审计情况,而是高度注意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深入研究提炼审计成果,集中反映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升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

    李审计长的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紧紧围绕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开展工作”。这既是对去年以来审计工作的集中评述,也是对今年“两个报告”立意的高度概括,是整个报告的灵魂。

    一、注重揭露严重违法违规问题

    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这些年来“两个报告”一以贯之的准则。今年的“两个报告”在这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揭露问题的层次更高,报告反映的问题许多都直接涉及国家有关部门。如原国家计委在国家停止征收“国家轿车零部件横向配套基金”后,未将已收取的基金上缴财政;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专项资金建设职工住宅小区和发放补贴;国家林业局下属4个单位编造合同套取财政贴息资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擅自出让国家无偿划拨的土地等。这些问题暴露出中央部门自身的财政预算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亟待加强。因此,许多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审议审计工作报告时提出,基层预算管理需要加强,中央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也需要加强,要给基层带个好头。

    报告还揭露了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重大案件。如交通银行锦州分行与锦州市中级法院、古塔区和凌河区法院联手作假,用伪造的法律文书上报核销企业贷款2.21亿元;广东省佛山市民营企业主冯某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累计从工行南海支行骗取贷款74.21亿元;河南省许昌市地税部门向无货物运输业务的企业无限量发售专用发票,致使这些企业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大量违规代开、虚开货运发票,抵扣增值税,侵蚀国家税款。这些案件情节恶劣、性质严重,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二、注重反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关注群众利益,积极反映、促进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审计工作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年的“两个报告”,把反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一个重点。特别是反映专项资金审计的部分,围绕“三农”、教育、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具体反映了国土出让金、扶贫资金、基础教育经费、社保资金、救灾资金等审计和调查情况。这些审计和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很多,可谓千头万绪,在报告中注意选取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予以突出的揭露。如非法买卖土地、乱占耕地,侵占补偿资金,侵害农民利益;扶贫贴息贷款投向不合理,扶持农户的小额贷款逐年萎缩;基础教育负债严重,中小学乱收费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少数地方挪用挥霍教育经费问题突出;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不高;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全防御和应急能力较弱,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一些地方挪用私分救灾资金,影响灾民基本生存条件等。这些问题与广大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影响直接,其中一些更涉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在“两个报告”中给以突出的揭露和反映,有利于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三、注重反映宏观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今年的“两个报告”在这方面注意深入挖掘、加大力度。可以说报告涉及的各方面问题都与宏观调控密切相关,反映了宏观政策执行和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在“中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突出反映了预算外资金清理不够彻底、部分专项转移支付管理仍不够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收支两条线”政策的落实和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在“中央基本建设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集中反映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年初预留比例过大,部分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按基数法分配、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地方项目投向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税收问题中,还专门反映了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较大漏洞,亟需完善的问题。对金融审计也改变以往仅从违规着眼的做法,注意从防范金融风险,完善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着重揭露了信贷业务中出现新的风险点、票据市场管理混乱、民营关联企业骗贷等突出问题。报告中提出的加强中央预算管理的四条意见,更是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促进完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体现。关注宏观问题,有助于提升审计工作和“两个报告”的层次和水平。

    四、注重反映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效益审计是五年规划确定的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推进审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虽然从目前情况看,严格意义上的效益审计尚未普遍推开,但近年来广大审计人员的效益意识在逐步增强,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注意揭露和反映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在促进完善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方面的工作也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效益审计打下了基础。今年的“两个报告”把“财政资金投资效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予以集中的反映,揭露了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公路、水利项目投资效益不高的问题,主要是部分项目未按期建成投产,部分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差,有的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隐患,挤占挪用建设资金及损失浪费问题严重。并结合审计实践,重点列举了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合肥北郊垃圾处理项目等典型案例。集中而突出地揭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今年“两个报告”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

    实行“两个报告”制度,有利于把审计工作真正纳入到国家整个预算管理和监督之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写好“两个报告”对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至关重要。按照李金华审计长的要求,近两年来“两个报告”的写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但相比较而言,前两年的改进更多地偏重在报告的组织结构和写法等方面,今年的改进则着重体现在报告的立意和内容方面。与此相应,我们在今年报告的组织起草工作中,更多地把精力用在了研究分析审计成果资料上。围绕中心,把握立意,提升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体现了“两个报告”写作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