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之窗  >  综合论坛 > 正文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分析
蒋应涛(审计署兰州办)
 
【时间:2012年10月16日】 字号: 【大】 【中】 【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各级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实现办学规模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我国进行过3次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根据调查,就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的新成果和出现的新情况予以分析,以裨益农村中小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的新成果
    
    根据调查,某县在布局调整前有初中17所、小学109所,2006年至2011年,布局调整撤销学校64所,合并13所,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所,分别占调整前的70.59%、71.56%。其中乡镇、其他农村地区分别为10所、68所。该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的新成果主要是:
    
    (一)顺应了人口变化趋势,助推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同时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及流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教育资源的再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调查发现,某县人口出生率由2001年的12.31‰下降为2006年的7.91‰,2011年学龄人口数小学生由2006年的16167人减少为12772人,初中生由8073人减少为6994人。与此同时,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32.10%提高到2011年的36.7%,提高了4.6个百分点;县镇常住人口由2001年的6.71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0.07万人,增加50.07%。同时,农村中小学招生数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某县农村中小学招生数由2001的3910人减少到2006年的2562人,2011年进一步减少到1808人,下降幅度分别为34.47%、29.43%,其中乡村中小学招生数下降幅度分别为76.73%、7.02%。针对上述情况,该县重点撤并了部分布局过于分散、生源及师资不足的学校及教学点,建设了一批规模适当、设施相对齐全、师资队伍稳定的初中和小学。因此,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上适应了当地经济社会及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进一步满足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就学需求。随着初中学生向县城集中,使得更多的农民来到县城打工、经商、跑运输、在城区购房居住,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助推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形成了规模效应,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努力缩小区域内办学差距,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调整前的学校基本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村有学校,甚至一个村就有2所学校。2010年,该县在校小学生10人以下的小学3所,最少的某小学只有3人,1所学校只有1位老师的学校12所。在校学生极少,教师基本上是包班教学,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同时,由于有限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学校的设施设备极其有限,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结构不合理,师资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实施,英语教学在低水平上徘徊,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学校合并后,既减少了学校总体数量,又整合了教育资源,集中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克服了资源零星分布带来的损耗,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集中使用,学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从数量上得到增加,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设备进一步更新,资源使用效益大幅度的提高,使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办学效益凸显。
    
    (三)整合了教育资源,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施,中央和地方逐年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尤其是基本建设的投入保障力度。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用于学校建设,使农村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施等硬件得到明显改善。调查表明,2006年至2011年,某县共新建校舍56483平方米,改扩建校舍26844平方米,改造危房83327平方米;新增寄宿制学校1所,新建学生宿舍15050平方米,改扩建学生宿舍640平方米;新增计算机345台。与2006年相比,2011年该县农村中小学占地面积已达118897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0.15平方米,分别增加13.2%、38.91%;校舍面积达204731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09106平方米、学生宿舍18121平方米,分别增加20.13%、102.45%。
    由于县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认识提高,使得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乡一中心”、“城区办初中”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农村初中留下的教学资源和小学整合集中后的优质资源使农村中心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仪器设备大为改观,与城区学校相差不大,城乡教育在均衡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农村学龄儿童也可就近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2011年该县多方筹措资金,添置计算机649台,新建高标准的微机室45个,装备了科学实验室34个,安放实验台桌210张,添置电子琴、手风琴、钢琴等音乐器材2396件,篮球、排球、单双杠等体育器材3339件,美术器材1565件,科学实验仪器橱柜120个,还给农村中心小学配上了电子白板,为18所学校安装了校园数字监控系统,设置67个监控点。目前,保留、调整、新建的中小学全部按国家标准配备了教学仪器和功能室,计算机生机比达12:1,师机比1.5:1,生均图书小学达17.5册,中学达到20.5册,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面达到100%,学校硬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多媒体教学手段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校校通网络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让广大教师直接吸收和利用校园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缩短了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优化了师资队伍,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整体素质。
    调整前,由于缺少音、体、美教师,教师年龄过于老化,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教育方法单一,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机会较少,教研活动过于简单。调整后,农村教师“教书农活双肩挑”的现象完全消除,通过竞争机制,优秀教师更多地承担起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合理使用,各学科合理配备了专任教师,音、体、美教师走上了专业岗位,教师结构性矛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部分年龄较大,能力较弱的教师走向了教辅岗位和后勤岗位,学生的生活服务有了保障。学校规模扩大,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教研教改的氛围日益浓厚,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在布局调整过程中,加快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配备,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2011年,初中、小学生师比从2001年的16.5和20.9分别下降到2011年的15.6和11.1。初中、小学具有中学高级、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分别为49人、11人,比2001年分别增加47人和11人,比2006年分别增加32人和11人;本科毕业及以上的教师与2001年、2006年相比分别增加近3倍、8倍。
    
    (五)推进了教学方式转变,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
    合并前因学校人数锐减,一些学校的班级人数多者二十来人,少者三四人,不论是学生学习的氛围,还是老师教学的激情,都无法真正调动起来,教学方式单一,新课程改革无法真正落实。随着布局调整,班级人数增多,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从过去的“以师为本”转向了现在的“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到了实处,真正使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效果也好起来了。
    过去在农村的一些小学和教学点中,由于师资不足或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课程无法开设,包班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损害了学生权益,甚至导致一些学生升入初中后课程无法衔接。通过布局调整,教师集中使用,小学包班制、课程开设不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音、体、美课程有了专业教师担任,教师专业与课程对应,真正使教师专业对口、学有所教,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结合布局调整,不断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同时完善农村中小学学制、规范课程设置。与2006年相比,2011年该县初中、小学校均班数分别为25个、12个,增加了16个、5个;校均人数1399人、387人,增加了924人、222人;校均覆盖人口5446人,增加了3689人,规模化办学效益得以提高。初中、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31%、99.79%。农村义务教育的规范化水平和教学质量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同时,由于学校全封闭、全寄宿的特点,使部分农村家长从城里租房、专门照顾孩子上学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安心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既减少了租房费用,又解放了生产力和劳动力,增加了家庭收入。
    
    (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调整后,应运而生的农村寄宿制小学,首先解决了每天学生来回走几里路的困难。中心小学都采用了高年级寄宿,低年级校车接送的方式,给农村学生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通过学校的集体生活,农村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明显增强,卫生习惯明显改变。同时集体生活的历练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集体就餐,农村学生的饮食得到有力的保障,一日三餐,合理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饮食,使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质明显增强,现代社会文明生活习惯也逐步养成。学校高质量的后勤服务,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得到了社会、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如:该县1所寄宿制学校的建成,使广大农村学生从农村迈进县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接受优质教育。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的环境及学习、生活、活动条件;严格的全封闭、全寄宿制学校管理,锻炼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举止文明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社会性难题。创办寄宿制学校后,学生住宿在学校,学习上既有学科教师辅导,生活上又有生活教师的照料,按时作息,规律进食,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大有好处,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
    
    (七)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创造了农民增收的条件。
    农村家长随着学生向城镇集中也到城区生活,长期受城市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改变着他们以土为本,重农轻商、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土地情结日趋淡化,市场意识愈来愈强,并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城市化生活当中。同时学生受寄宿制学校的培养和城镇化生活的熏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了自主能力,群体的言行更直接地带动了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着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提高。
    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使学生家长减轻了思想负担,减少了家务劳动,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长期或短期的劳务工作,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同时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后,使得大量闲置土地通过流转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式的经营,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的新情况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虽然取得了新成果,但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一)优质教师资源向县城学校倾斜,出现新的不均衡。
    1.优质教师资源向县城学校倾斜。一是本科学历教师向县城倾斜。布局调整前的2006年,该县政府所在地小学和初中学校本科学历的教师分别分别占当年全县本科学历26%和47%。布局调整后的2011年县政府所在地小学和初中学校本科学历教师分别占当年全县本科学历教师的62%和51%,比调整前分别提高36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二是中学高级教师向县城倾斜。布局调整前的2006年,该县政府所在地初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占当年全县初中中学高级教师的71%。布局调整后的2011年县镇中学高级教师占当年全县初中中学高级教师的79%,比调整前提高7个百分点。
    2.乡镇以下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一是教师年龄偏大,上述其他农村小学的教师中, 51岁至60岁的占17.46%;30岁以下的仅占11.11%。教师年龄偏大、缺少系统学习,对深层次问题的讲解无法精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3. 教师资源仍然存在结构性短缺。在布局调整以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布局调整后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得到缓解,但仍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截至2012年6月30日,该县的33所小学共404个班,分别应配备音乐、美术教师各57人,分别实有36人、33人,分别短缺21人、24人;该县5所初中共122个班,分别应配备音乐、美术教师19人,分别实有9人和14人,分别短缺10人和5人。
    4.城镇化进程加快致使县城部分学校班额依然过大。该县县城和乡镇所在地的初中77个班中有66个的班额在50人以上,该县县城和乡镇所在地的小学293个班中有98个的班额在45人以上。2011年末,该县县镇小学46人至55人的班20个,56人至65人的班60个,66人以上的班19个,分别占县镇小学总班数144个的14%、42%和13%,即69%的班额超过国家标准。如:东街小学平均班额67人,城关小学平均班额58人。2011年末,该县县镇中学56人以上的班66个,占县镇中学总班数71个的93%,即93%的班额超过国家标准。班额过大、教室过于拥挤,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防灾避险带来不便,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城乡寄宿制学校设施差距较大,管理出现新问题。
    1.城区寄宿制学校标准较高。该县举全县之力修建了1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地处县城东3公里处,规划占地面积380亩,招生规模3000人,开设教学班60个,可容纳寄宿生2500人。学校有高标准教学楼、学术报告厅、行政办公楼、图书楼、实验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餐厅、体育馆、塑胶草坪运动场、体育场看台、浴室、泵房、厕所等教学生活设施及其它附属设施。
    2.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较差。该县农村中小学从2008年实施布局调整后,共有学校38所,其中寄宿制学校19所,现有寄宿生7110人,但是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出现了新问题。一是校医严重短缺。该县19所寄宿制学校中,没有校医的17所,占89.47%。小学寄宿生年龄小,处于成长期,抵抗能力较差,特别是靠近祁连山下的农村小学,天气变化大,更容易造成小学生身体不适,学校没有校医、医疗器械和药品,学生生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一餐走读式学校暖气设施不全,没有暖气的3所,占15.8%。抽查的20所学校共有寄宿需求的学生5877人,实际只能安排5118人寄宿,尚有12.9%的寄宿需求没有得到安排。如:某中心小学有寄宿需求的学生人数为520人,实际只能提供328人寄宿,占63.07%。
    3.寄宿制学校的采暖费不足。按照规定,该县19所寄宿制学校财政补助取暖费96.07万元,每年实际需要采暖费241.44万元,缺口145.37万元;需水费13.92万元,需电费109.99万元。如:某中学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430人,其中小学生195人,初中生235人。2012年按照学生数应拨付公用经费26.2万元。该学校位于祁连山北麓高寒地区,海拔2560米,平均气温-2.2度,采暖期7个月。该学校一个采暖期锅炉用煤约420吨,每吨煤运到学校600元,合计25.2万元。一个采暖期需电费4.5万元,锅炉维修等费用5万元,合计采暖费用34.7万元。
    4.寄宿制学校老师负担加重。由于寄宿生24小时在校,需要老师24小时管理,延长了老师的工作时间。如:某县某中学,为保证学生安全,采取两周放假休息一次。为此,老师也跟着两周休息一次。学生放学时,为保证学生都能及时安全回家,学校实行了老师护送、错时放学,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5.个别寄宿制学校管理和服务能力不足。随着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寄宿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学校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外,还必须增强对学生集体活动、日常生活以及疾病、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调查发现:一是寄宿制学校教职员工队伍结构不能完全满足管理和服务要求,2011年,该县的初中、小学共有教职员工1771名,其中工勤人员80人,仅占4.52%,造成专职负责管理学生课外集体活动、生活、医疗的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服务保障能力有限。调查发现,有17所学校没有配备专职医护人员, 19所学校的部分宿舍管理人员由专任老师兼任;有些学校将部分教师转岗为生活老师,但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二是部分地区存在低龄段寄宿学生,增加了学校管理和服务的困难。调查 16所寄宿制小学发现,有9所小学存在三年级及以下寄宿生439人,由于这些学生远离父母、年龄偏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较大,需要更多的专职管理人员和保育、心理辅导人员参与管理,保障其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三)部分学生上学距离增加,交通安全风险增大。
    1.学校撤并后,部分学生上学距离增加。抽查某县20所初中和小学的11991名走读生,其中小学学生徒步单程2到5公里的469人,占3.91%。学生上学距离远、耗时长,体力消耗大,直接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能够用于学习、课外活动的时间也明显减少。
    2.部分学生使用交通工具上学,交通安全风险较大。调查某县的20所初中和小学11991名走读生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的情况发现,1383人骑自行车、89人乘坐公共交通车辆、501人乘坐校车、113人乘坐家长自发包租车辆,分别占抽查走读学生人数的11.53%、0.74%、4.18%、0.94%。
    
    (四)农村幼儿教育出现“爷爷教孙子”的现象。
    调查发现,截至2012年6月30日,该县共有56所幼儿园,其中农村幼儿园52所,占92.8%;幼儿班数154个,在园幼儿3792人;教职工179人,其中在编教师142人,招聘教师37人,学前教育教师专业达标率33.3%,45岁以上的教师11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5.92%,年龄最大的57岁。如:某镇某幼儿园4位男教师的年龄均在57岁及以上。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布局调整前,农村幼儿园都附设在小学中,由学校统一管理;布局调整后,绝大部分变成了独立的幼儿园,学校安排1至2名年龄大的教师管理幼儿园,这些教师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存在“爷爷教孙子”、 “保姆式”教学的现象。
    
    总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虽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但取得的成效应予以充分肯定,对出现的新情况应该及时解决和完善,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方针政策,才能巩固布局调整取得的新成果。(蒋应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