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之窗  >  综合论坛 > 正文
 
向“两弹一星”精神致敬——参观中国原子城有感
谢积强 (审计署兰州办)
 
【时间:2013年08月20日】 字号: 【大】 【中】 【小】
    近日,审计组利用周末组织审计人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就近参观了青海海北原子城。
    从西宁出发,汽车沿着国道315公路疾驰。抬眼望去,黛色的祁连山脉像壮士一样护卫着大片的金黄色草场,湛蓝的天空里飘着悠闲的白云,成群的黑色牦牛和雪白的藏绵羊如珍珠一般撒落在草原上,远处的彩色经幡在秋风里猎猎飘扬,这是一幅流动却又静谧的中国式油画。
    
    在那遥远的地方
    向西,再向西……时光倒流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地处青海湖北岸的金银滩草原上,近千平方公里的草原戈壁突然被封闭起来,此后数十年间,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陆续抵达这里,组成了一个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神秘家园”。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沙漠深处爆炸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的1967年6月17日清晨,中国第一枚氢弹在大漠深处成功炸响。两声巨响至今仍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这些震惊世界的巨响中,凝聚着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在戈壁滩上隐姓埋名、自力更生的智慧和汗水。
    这里,就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
    这里,就是“西部歌王”王洛宾歌曲里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里,也是曾经在此把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的成千上万名“基地人”魂牵梦萦的故乡。
    如今,这个昔日秘而不宣的地方已“化剑为犁”,这块神秘禁地已敞开了它那封闭的大门,一步步地揭开其神秘面纱,向世人展现其真实面容!
    
    昔日“禁区”不再神秘
    位于青海湖北岸的金银草原,海拔为3210米,它就是“西部歌王”王洛宾歌唱的“遥远的地方”。据说是因为草地上盛开一片片金黄色和银白色的小花而得名。这里是高原牧区,气压低,缺少氧气,开水只有80多度,煮饭半生不熟,年平均气温不到零摄氏度,霜冻期长,经常风雪交加、冰雹大作,一年里就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
    1958年,中国决定研制核武器,并选址青海湖北岸的金银滩草原为厂址,在这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221基地。此后30多年,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军人、干部、牧工等在这块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内,攻克了原子弹、氢弹尖端科学技术的种种难关,先后研制成功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
    1987年,在胜利完成了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后,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这座核武器研制基地。从1987年到1992年的六年时间,上万名职工及其家属告别基地奔赴新的岗位。
    1993年7月,基地经过环境治理并通过国家验收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后,海北藏族自治州将州府迁入这里并将基地重新命名为“西海镇”。
    1995年,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从此,这个秘而不宣的地方“化剑为犁”,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开了真实面容。
    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退役后的中国“原子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7年4月28日,中国“原子城”地下指挥中心正式解密对外开放。
    
    六号哨卡 :“没证件,一只鸟也飞不过去”
    一座座低矮的地堡式建筑静静地卧在荒凉的地面上,四周围墙高筑,时不时有暗红色的残垣断壁以及陈旧的厂房、杂草映入眼帘。从外围进入基地,首先要经过的就是被称为基地大门的“6号哨卡”,这是当年进入基地的唯一通道。当年凡进入基地的有关人员都必须在这里严格“审查”,单出入证就多达40余种,专家、科研人员、工人其及家属都配有不同的出入证。如果没有证件,“连一只鸟也飞不过去!”,随行的同志如是说。此哨卡直到1992年仍有哨兵把守,1993年基地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后哨兵才撤出。
    “原子城”基地占地1170平方公里,它级别很高,跟青海省会城市西宁平级,公检法司一应俱全。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简陋而艰苦,但它却拥有18个厂区和4个生活区,建筑面积达56.4万平方米。里面设有学校、医院、邮局、文化宫、图书馆、电影院、污水处理站等。厂内还建有38公里的铁路专用线,沥青混凝土标准公路有75公里,参与核武器研制的专家、技术人员、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各类人员达1.5万人之多。这里虽然地处偏远,它却直接归属北京指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组装
    当年,原子城是进行核部件机加工、无线电控制系统和特种材料研制与生产的地方,共有7个分厂,每个分厂都担当着不同的角色。
    二分厂是个半掩体的建筑物厂房,大多数厂房都是建在地下的。在空旷的厂房周围都竖起了高耸的避雷针,这里原是组装原子弹的地方,即核武器的总装车间。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罗布泊沙漠深处成功爆炸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儿组装完成的。
    三分厂又名“221厂火车站”,在当时是整个核基地的交通枢纽,由38公里的铁路专线连接其他分厂。核基地退役后,这个厂曾停运过一段时间,从2005年起又重新投入使用,现在它是青藏铁路的焊轨基地,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六分厂又叫靶场,它是当年核基地的爆轰试验场。爆轰试验场是一座“堡垒式”的建筑,里面有五六个房间摆着各种测量仪器设备,当年一系列的爆轰试验数据检测收集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爆轰试验场的正前方有一面厚达1.3米的钢板隔离墙,岁月的侵蚀使这面“墙”变得斑斑驳驳。“墙”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小槽,这是当年做爆轰试验时核弹冲击波“雕刻”留下的痕迹。爆轰试验场的堡垒式建筑,即使是发生强烈地震,整个建筑也是安然无恙。
    地下指挥中心是中国“原子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通信支撑和保障为基础的地下掩体,距地表下9.3米处,全部用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工程隐蔽、坚固、保密性强,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可保证地面设施受到攻击时,仍能稳坐在掩体内坐镇指挥。
    
    难不倒的草原人
    在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建设之初,成百上千的科技人员离开此京、上海等大城市,只身来到遥远的地方,参加研制会战。怀着坚定的信念和献身事业的伟大理想,他们头顶蓝天,帐篷为家,豪迈地称自己是“草原人”。在这些创业者中,有领导干部,有知名科学家,海外归来的博士、硕士、有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名牌大学的高才生,还有上万名转业军人、支边青年、普通工人。
    最先进入金银滩草原戈壁的科研工作者就是从“三顶帐篷”开始起家的,首批“开拓者”在茫茫戈壁滩上凭着三顶帐篷艰苦创业,最终建成了中国的“原子城”。当时,为了应对那里的恶劣环境,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进入攻坚阶段时,凡参加攻坚战的科研人员均配发防寒四大件:棉帽、棉大衣、“大头鞋”和床毡子,这就是至今仍在戈壁滩上广为流传的“防寒四大件”。
    “我愿以身许国!”这是当时参加核试验的科学家们共同的心声。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初期,当时正值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更为严峻的是1960年苏方撤走了全部援华专家。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等一大批科学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骨干,他们怀着“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责任感,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们为祖国尖端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无名英雄把自己的一生甚至连后代都无怨无悔地献给了这惊天动地却又默默无闻的辉煌事业。
    
    原子城:永远的精神家园
    原子城,是“热拍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发祥地,是我国国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排头兵。矗立在原子城门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永远铭刻着老一辈科学家和建设者的功绩;他们留下的足迹和汗水,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着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梦”而奋进!(谢积强)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