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每天都跟数字打交道,有时难免觉得枯燥乏味,其实,生活中谁都离不开数字,任何人不识字可以,但不识数就很难生活了。人类创造出的数字,本身就很美,经过巧妙计算和组合或与一些美的文字联系起来,就会创造出更多美的享受。
生活中的数字美。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喜欢讨口彩,也代表着美好祝愿,比如,一家子一帆风顺,夫妻俩双喜临门,三口子三星高照、四季平安、五官端正、六六大顺,女儿长的像“七仙女”,儿子八面威风,九九重阳敬老节,一家人十全十美。
诗词中的数字美。古今诗词中带数字的佳句甚多。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示光明磊落、清廉自守、志趣高洁;魏子安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劝人做事要小心、谨慎;王安石“一语为重百金轻”,说的是言行要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数字深化了时空意境;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表现出作者对朋友深挚的问候情意;辛弃疾“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清新、自然,意境优美,令人神往;民国社会诗人吴芳吉“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充分表达了关注民生的情怀;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表现了各族人民欢庆的热烈场面。
对联中的数字美。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曾写联自勉,“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清两江总督陶澍的“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无人知道;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教人勤政廉洁;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国民政府第一个春节贴的春联是“化六大洲为一国,并十八省为一家,共和升平,亿姓合群沾幸福;立三代后未有功,开五千年未有奇,脱离压制,同胞努力抗强权”;1976年4月5日,天安门广场花如山、人如海,悼唁周总理的诗词万千,其中有一联,“五四运动,四五精神,顶天立地大英雄,生荣死哀,光耀二十世纪;八一倡义,一八赍志,赤胆衷心好总理,鞠躬尽瘁,恩被九亿神州”。
音画中的数字美。任何一首歌曲,不论高亢激越还是婉转低回,都由1、2、3、4、5、6、7(哆唻咪法嗦啦西)谱写而成,数字的变化组合,可以谱出无数优美的旋律。在绘画中也有数字美,如明朝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此诗看似平淡,实则饶有风趣。第二句若采用先乘后加法共98只,再加首句2只,正好100只。后两句把巢赋予谐音“朝”的意义,使诗句内涵深远,平中见奇。
典故中的数字美。如司马相如做官后,几年不回家,一次写了一封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信回家,妻子卓文君看后觉出司马相如“无义”,想另图新欢,遂回信如下:“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又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思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接此书后,深为卓文君的九曲回肠所感,为往昔的恩爱所动,遂与妻子相好如初。
数学中的数字美。还有一些数字通过计算、组合、排列,非常奇妙,令人看后叫绝。如:
1×1=1 1×8+1=9 11×11=121 12×8+2=98 111×111=12321 123×8+3=987 1111×1111=1234321 1234×8+4=9876 11111×11111=123454321 12345×8+5=98765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23456×8+6=987654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1234567×8+7=9876543 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 12345678×8+8=98765432 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123456789×8+9=987654321
另有一首《算盘歌》,也饶有风趣,“下面你当一,上面你当五,一盘小小算珠,把世界算得清清楚楚,那个贪赃枉法,那个洁白清苦,俺叫你心中有个数。三下五除二,二一添作五,天有几多风云,人有几多祸福,君知否?这世界缺不了加减乘除”。此歌劝告那些贪赃枉法者和官僚主义者,不要轻视人民的监督和算盘的功能。它有些近似于诗体之外的韵白,充分体现了汉字稍加整理即能琅琅上口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