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之窗  >  综合文苑  >  短文诗歌 > 正文
 
晴川历历(短文)
周少丽(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
 
【时间:2016年08月26日】 字号: 【大】 【中】 【小】

晴川于我,是总在心底萦绕的温暖记忆,那些久违而熟悉的街景和生活,无不勾起我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我以为武汉三镇中汉阳是最具有人文底蕴的钟秀之地,有几个文化意味很强的地名可以佐证,古琴台自不必说天下人皆知,还有两个地名取自唐朝大诗人崔颢的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个叫做鹦鹉洲,再有一个就是我曾经生活过二十多年的地方--晴川街,一块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风水宝地,长江水浑浊泛黄,汉江水清冽澄净,两江之水在此交汇泾渭分明尽收眼底,远眺对岸龙王庙楼厦林立,使人胸意开阔,神清气爽。现在与儿时的伙伴们笑谈,感叹晴川所处地理位置独特,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们每天看大江奔流,听汽笛嘶鸣,长江汉水滋养了我们,也塑造了我们直率、爽朗的个性。

记忆中,以前的晴川是一片很大的居民区,以高公街闸口为界,分为堤内、堤外。我家住在堤外,其间小巷阡陌地形错综复杂,外人进来如同行走在迷宫之中充满敬畏,然而这就是我儿时的乐园。最难忘的是每年夏季的汛期,长江的水位一旦超过27.3米的警戒水位,高公街就要封闸,那堤外2600多户人家就要在水里泡上一阵子。每到这个时候大人们忙于抗洪救灾,而我们小孩子正放暑假,小街小巷成为天然的河床,我们在齐膝深的水里打水仗嬉笑玩闹,快乐的理由无需太多,那真是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代!印象最深的是98年大洪水,连续几个月的暴雨,天像被捅了个大窟窿雨下个不停,街面上的积水深达2米多,居民进出要靠划船,有的人家就在汽车轮胎上绑几块建筑用的竹跳板权当木筏子撑着进出,木筏子两头都是齐的,不像船头是尖的,方向不好掌握,没有一定的体力和技术是驾驭不好的,有时遇到狭窄的地方还要凫水推行。这时家里的男孩子就派上大用场,在水边长大的男孩子必须得有一身好水性,能够撑得了木筏子,家人要回家在闸口的堤上喊一声就得撑着木筏子去接人。我家两个哥哥算得上浪里白条,也是撑筏子的高手,十多岁就可以横渡长江汉江,撑起木筏子来一根竹篙在手左推右点在狭窄的街道上自如穿行,确实是一道苦中作乐的风景,现在把这些讲给孩子们听,他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仿佛天方夜谭。当时高公街的闸口俨然一个热闹的观景台,这里是堤外居民每天进出的必经之地,接人的小船、木筏等各种水上交通工具聚集于此,堤内的居民会相邀到高公街堤上观察水情,看堤外居民独特的水中生活是盛夏里一件有趣的事情,每到汛期这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这些景象相信会留在很多老晴川人的记忆中不能忘怀。

对晴川的记忆不得不提到一条古街——高公街。从高公街闸口一直往堤外走,正中那条长不到200米宽不过5米的街道就是高公街。不长的街道上鳞次栉比的两层楼古旧房屋汇集了水果店、杂货铺、百货店、早点店、粮店、理发店以及戏园等众多商铺,今天看来算得上是晴川街的经济文化中心,颇有点湘西名镇芙蓉镇的韵味。听说很多外地来汉读书的大学生会慕名到高公街转悠,走在被脚印磨得光滑的青石板上,听着正宗的汉腔汉调,在当年是很文艺很小资的。我儿时闺蜜美玉家就住在高公街戏园的楼上,楼下就是戏台,因为整日里耳濡目染楚腔汉调,京胡锣鼓声,竟也可以咿咿呀呀,把个楚剧名段《三世仇》里的悲哑腔学得惟妙惟肖,到现在我们说到这些还不禁莞尔。高公街走到顶就进入另一条叫双街的街道,交汇处就是轮渡码头,乘坐轮渡的人要穿过高公街,所以这条街上终日人流不断,热闹喧嚣。每天放学后在高公街买一个白糖炕饼或红糖米粑充饥,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就是人间美味了。儿时的伙伴有几个都住在高公街上,离轮渡码头不远,轮渡汽笛声或近或远早晚相伴,每天听着汽笛醒来枕着汽笛入梦十分的惬意和安心。河对岸是远方,河这边是我们探险的乐园,夏日里躲在轮渡跳板下的阴影里戏水,捉螃蟹捞小鱼,手捧河水搅着河沙堆砌所谓的沙雕,或是呆望对岸片刻,不觉时光悠长。记得当年我们这边与河对岸的人是以汉水中间为界,如果有人胆敢逾越了这个界限将会迎来一场水中恶战,当年几个水性了得的小伙伴曾经参与过这样的战斗,一直到现在还在津津乐道那时的壮举。遗憾的是生在水边长在水边玩在水边的我竟然不会游泳,现在与小伙伴们谈起这件事还后悔不已,感叹白在水边生水边长了。

有人从高空俯瞰,那些曲曲折折的老街,俨然是一个城市隆起皱纹,就是这些经历风雨还顽强蜿蜒于城市的老街刻画着一个城市的年轮。1998年为配合城市建设需要,晴川的居民搬迁,随后这里架起了彩虹桥,原址变成了南岸嘴景区。当老街拆去,住进楼房,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时光了。虽说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但我还是忍不住回头、凝望。(周少丽)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