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之窗  >  审计风采 > 正文
 
踏坏八双鞋 走出富裕路
——记洛阳市审计局驻温庄村第一书记王学亮
 
【时间:2020年11月09日】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审计局】字号: 【大】 【中】 【小】

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赵保镇温庄村,有这样一位第一书记,他驻村短短三年,踏遍了村庄每个角落,硬生生穿坏了8双运动鞋;他吃住在村,融入群众,硬是把一个房屋破旧、道路泥泞的脱贫“老大难”变成了支柱产业有奔头、村居环境有看头、红火日子有过头的“绿富美”。他叫王学亮,洛阳市审计局驻温庄村第一书记,他的故事,还要从那一双双沾着田间泥土草屑的运动鞋说起。

走出一条坚强有力的党建路

温庄村位于宜阳县赵保镇北部丘陵山区,全村358户1300人。刚一入村,他就被破旧的房屋、泥泞的道路等等“寒酸”景象所触动,这更加坚定他找到“穷根”,带领群众脱贫的决心。于是,他开始了走街串巷、进门入户的走访,仅入村三个月,他就穿坏了4双鞋子,终于为温庄扣准了脉,拟好了“药方”——基层党建是关键,只有党员努力,党支部才有凝聚力战斗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阵地建设。王学亮为改善村委办公条件,多方奔走,争取资金30万元建设了一座两层的村民服务中心,在解决村委办公和会议场所后,他紧锣密鼓组织全村党员开展党日宣传活动,并建立党员微信群,及时发布党的最新政策方针,增加党员学习日、村情听证日、村民纠纷调解日、村务工作集中点评日,做到逢诉即办、逢问必答,让党员时刻心系群众。他从加强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入手,定期召开两委成员会,开展面对面谈心,共同分析解决问题,极大增强了班子凝聚力。

随后,王学亮又着手打造硬件。村里脏乱差,没人管,咋弄?他一方面积极争取修建道路400米,安装道路护栏300米,实现了全村道路畅通,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多次与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开会研究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定了村规民约,禁止随意乱倒垃圾,并由专人负责村内垃圾清扫及道路清洁工作。新安装路灯172盏,粉刷墙体立面6240平方米,新建排污渠1200米,村内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

走出一条产业带动的致富路

王学亮深知,打赢脱贫战,产业是关键。摸清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群众意愿,千方百计寻找适合温庄村的产业发展方向。温庄村属浅山丘陵区,十年九旱,耕地高低不平。如何有效利用边角地,是王学亮入村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为了寻找温庄村适合的产业,他的脚步再次踏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也踏破了农林专家的门槛。

经过多方考察,最终确定温庄村的土地水文特点适合种植艾草,他积极争取资金,鼓励村民种植易管理、见效快、收益好的艾草。2018年,全村艾叶种植达到105户,185.9亩,其中贫困户24户87人,种植43.42亩。

他还请来洛阳市农科院有关专家,科学引导温庄村民发展壮大红薯种植产业。经过专家实地调研,结合村民种植习惯,村里引进了旱地高产红薯洛薯13号和商薯19号,为了推广这两个品种,他带着村委班子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并采取补贴买苗款的方式,鼓励农户积极种植,还邀请洛阳市农科院专家两次到村讲授种植技术。如今,新品种红薯种植已经在温庄村形成一定规模,亩产达到4000到6000斤。好产品赢得了好口碑,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参与种植,2018年11月,温庄村被洛阳市农科院评为“红薯新品种示范基地”。

走出一条为民解忧的贴心路

村里人都说,从来没把这个第一书记当成上边来的干部,他是自己人,更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王学亮的实在,是因为他从来都把群众的难处看在眼里、装在心里,从不让群众诉求落空。

2018年春节前夕,贫困户张海宽反映自己到县城领取轮椅不便,王学亮自己开车,将轮椅送到了贫困户家中。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王学亮总是说,乡里乡亲,能帮一把是一把,举手之劳,有啥好说的。他打心眼里把村里群众都当成了亲人,“亲人”的事儿,咋能不上心?

在一次走访中,群众反映文化生活匮乏,他出了群众家门就直奔县体育局,积极争取资金,在文化广场安装体育器材,还向县文化局争取文化活动经费,组建舞蹈队、打鼓队,积极协调播放电影,让小村庄的夜生活也亮起来热闹起来。

王学亮常说,产业是硬实力,乡风是软实力。逢年过节,他都领着村委班子,开动脑筋,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集体活动,树立百姓自强自立的精神,增强自觉爱护家园的意识。新春,村里组织了拔河比赛、春节慰问、送温暖、送春联等活动。重阳节,村里开展“孝老爱亲模范户”“户容户貌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开展敬老孝老专题活动。精神富足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也更足了。

三年时光,倏忽而过,大家都说,温庄村变了模样。从盘山公路上去,是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两旁路灯矗立,房屋错落有致。放眼望去,农田阡陌交通,青山绿意盎然,这是一个新温庄,是脱贫攻坚春风拂过的新温庄。2018年,温庄一举摘掉贫困村的帽子,2020年,全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退出,王学亮用一千多个日夜的不懈坚守与辛勤付出,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姚科汀 张克轩)

责任编辑:种震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