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活跃着一支扎根基层的审计队伍。这支队伍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东乡族、汉族5个民族组成,始终保持着共同的目标——以优秀审计集体为标杆,在平凡岗位上践行新时代审计人的职责担当。
他们深入基层一线,身影时常出现在春耕秋收的田间地头、重点项目的施工现场,他们严谨细致、踏实勤勉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理解与信任。2024年12月,这支队伍凭借优异的表现,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表彰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
学为先导 筑牢思想根基
博乐市审计局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全国、自治区和自治州审计工作会议内容,及时向自治州党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报送各类报告,确保审计工作始终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实际行动将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细化实化制度化。
他们团结各方力量,凝聚共识,通过审计法规进党校课堂、进审计现场、开通“博乐审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让各级党委(党组)了解审计、支持审计、形成合力。
他们将学习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构建党组领学、支部带学、专题促学、个人自学的联动机制,对标“三立”要求,以提升全员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宏观政策研究能力和审计信息化能力为出发点,持续开展“师徒结对帮学”“审计夜校”“每日一学”“每季度审计业务知识测试”等活动,全面提高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的能力。
目标指引 全面提升质量
博乐市审计局坚持目标牵引,推动全面建设质量提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州级层面创一流,区级层面有位置”目标,制定目标实现路径,明确工作“路线图”、任务“时间表”,逐年研究制定年度重点任务,细化各层级工作任务、具体举措以及完成时限,按季度督促落实,年终检验工作成效,并将完成质量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指标,极大提高审计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
5年来,他们陆续被自治州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自治州文明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博乐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自治州党委统战部、州民族宗教事务局表彰为博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
他们坚持开放创新,汲取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武汉对口援疆优势,先后5次派员赴武汉市审计局开展实地考察交流学习,扩宽审计视野。同时,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邀请武汉市审计局审计专家赴博乐市开展“以审带培”,手把手、面对面地帮助审计干部提升专业能力。选派2名年轻干部赴乡镇、国企挂职锻炼,33人次参加上级审计机关项目,丰富审计干部经历,打造具备过硬审计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干部队伍。
制度先行,提升监督实效
坚持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大监督”格局。充分发挥市委审计办作用,提请市委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重大事项督察督办制度等10余项制度,构建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制度机制,推动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落实落地。
博乐市审计局以审计项目精品意识为抓手,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制定和完善了《博乐市审计局审计现场管理办法》《博乐市审计局审计项目审理制度》等16项规范性制度办法,从审计项目立项到整改全流程、全方位加强制度管理,压实责任,推进审计质量管控精细化、标准化,狠抓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分级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依法审计,进一步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5年来,他们把抓好审计整改作为重点任务,制定相关审计整改工作实施办法,健全完善审计整改联席会议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审计跟踪、责任追究”审计整改格局,压实各方责任,形成整改合力。近年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率均保持在90%以上,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党建引领,促进深度融合
博乐市审计局始终坚持“一统领、五融合、两提升”的党建工作思路,以打造审计特色党支部品牌为抓手,逐年制定博乐市审计局党支部机关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党建工作重点,规范党建工作落实。扎实推进党支部示范点创建,持续开展“三学三亮三比”评比和优秀党员评议,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督促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连续3年被市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扎实推进党建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实行“审计组+临时党小组”制度,把组织生活延伸到审计一线,让“党建跟着审计项目走”,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