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审计厅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秉持“为国而审,为民而计”信念,以高度责任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无私奉献精神,默默守护着民生资金安全,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精准高效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近年来,他们有5个项目获得甘肃省优秀审计项目,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被授予“全省审计系统审计业务标兵集体”。2024年12月,他们再获殊荣,被授予“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他们就是甘肃省审计厅社会保障审计处。

坚守初心
该处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关于民生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盯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重点领域,在民生保障领域织密监督之网。
2022年寒冬,在开展某市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时,他们走访了集中供养与救助机构,与服务人员、救助对象进行访谈座谈,查看了“一人一档”的执行情况;核验了照护人员配备、保障经费情况,排查硬件设施隐患,既了解了机构运营状况,又收集了救助群众的民生诉求。他们聚焦“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目标,采用“大数据 + 铁脚板”模式,通过跨部门数据比对精准锁定救助对象动态变化,深入偏远山区实地核查困难家庭。他们推动相关部门出台了《甘肃省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帮扶办法》和《甘肃省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统筹了社会救助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合力做好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切实维护了困难群众权益。谈及审计整改成效,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负责人深有感触:“经过此次审计,我们首次以省级规章形式明确界定各部门职责,打通了社会救助数据系统的信息孤岛,加强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近年来,该处共组织实施住房、医疗、社保等审计项目29个,深入揭示了重复参保、骗保、违规领取补贴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有力推动民生保障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冲锋在前
2023年12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灾情严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在应急抢险阶段,该处第一时间组织省、州、县36名审计人员赶赴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救援。他们仔细摸排受灾群众和受损房屋的情况,协助开展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工作,摸排化解安全隐患;同时疏导群众情绪,协调解决群众困难,宣传防震救灾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他们在参与捐赠物资统计工作时,迅速意识到规范救灾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协助救灾指挥部健全捐赠救灾物资出入库登记和发放制度,加强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和物资存放点的日常管理。同时,他们研究编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积石山6.2级地震灾害社会捐赠款物的提示》等资料,广泛发放给临夏州、积石山县有关单位和乡镇、村社,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
进入过渡安置阶段后,该处派员与州县审计人员共同组建审计组,紧盯救灾款物接收、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对积石山县财政、发改、民政、应急、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的救灾款物收支、政策落实、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力争做到受灾乡村全覆盖、资金全链条、物资全过程跟踪审计。督促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立行立改,有效保障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安全,推动完善了应急管理体系。
守正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该处不断探索审计新思路、新方法,提出“以数据为先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模式,通过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精准锁定审计疑点,实现了从“大海捞针”到“精准打击”的转变。

在2023年就业补助资金审计中,他们研究“市情、民情和社情”,提前查阅了解民生政策落实、就业培训、失业保障等方面的状况,针对全省“人口基数大、新增就业岗位有限、财政依赖重”的特点,把以财政兜底为主的各类公益性岗位安置、稳岗返还等方面问题作为突破口开展大数据审计,制定针对性的审计实施方案,使现场审计直击要点。他们搭建模型,深入挖掘数据疑点,采集了8个部门26类数据,构建了社保数据分析模型80多个,运用关联比对、聚类分析等方法多层次、多视角、多纬度分析超龄人员领取培训补贴等疑点线索,有效提高了审计效率和精准度。
此外,他们加强了对近年来社保基金、就业补助资金等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开展了《大数据审计环境下审计现场管理研究》等4项课题研究,撰写的《国家治理视角下社保审计的反馈效应和重要作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论文入选“‘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暨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专题论文集,1项课题被评为全省审计机关优秀课题。
文字:沈怡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