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五千年文化数忧乐情怀。在巴陵大地上,涌现出一支经济监督“特种部队”,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执监督利剑护经济航程;他们守正创新、勇于探索,创智慧审计融数据浪潮;他们奋楫笃行,臻于至善,铸质量标杆锻审计铁军,他们就是湖南省岳阳市审计局。
2024年12月,岳阳市审计局荣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坚定政治方向:一片丹心铸忠诚
“巨龙”长江,千里奔腾,在湖南岳阳划出163公里的美丽岸线。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眺望长江奔流,留下了“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种子在这里蓬勃生长。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指向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岳阳审计人牢记嘱托,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实地查看长江岸线、洞庭湿地、砂石堆场、工地厂房,用忠诚和担当向化工围江、滥捕滥捞、乱排乱放等不良行为“亮剑”。

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中,审计组连续数月蹲点调查,督促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汨罗江流域湄江河滨缓冲带工程建设等一批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加快工程推进,规范使用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湿地保护与恢复补贴等专项资金。在“洞庭清波”专项监督和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中,审计组借助无人机航拍技术,一个月内就完成现场核查图斑1060余处、问题面积1980余公顷,发现155处非法砂石码头触碰生态红线,并督促其关停退出,让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如今,江豚逐浪、麋鹿成群、候鸟翩跹的生态画卷,已成为岳阳最亮眼的名片。
近年来,该局坚持“党建+业务”模式,持续推进“一二三四五”党建工程,即围绕“忠诚立审、干净从审、担当兴审”这一主题的“政治建设年”活动,做好党建与业务融合,创建“三表率一模范”机关,持续推进“四亮”工程,加强支部“五化”建设。“立审为公、勤计为民”党建品牌入选岳阳市首批优秀党建品牌。
强化审计质量:一流勇臻创佳绩
审计质量是生命线,更是竞争力。2023年11月,岳阳市审计局一楼大会议室内热火朝天,一场精彩的审计案例技能竞赛正在进行。来自全市审计系统的23名业务骨干在比赛中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将一个个经典审计案例条分缕析,为全市审计干部献上了一道道丰盛的“营养大餐”。这是该局推动审计质量品牌建设走深走实的一个生动场景。
凡审必研、研以致用。该局认真落实研究型审计要求,将研究思维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2023年5月,该局接到市委交办的一项紧急任务,对市属某国有企业开展专项审计。接到任务后,审计组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坚持查真相、讲真话、报实情,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追根溯源,系统梳理该公司近年来的资产负债以及对外投资等情况。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审计事项,审计组抢时间、赶进度、提速度,追踪资金流向,锁定证据链条。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拨雾见月明,查实了该公司领导干部利用职权牟利的事实,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了问题线索,有效发挥了审计反腐利剑作用,该项目被评选为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大数据赋能让审计如虎添翼。该局坚持科技强审理念,将数据分析与传统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发现问题线索的精准性。在中心城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创新审计方式,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从十几万条数据中对比分析出问题疑点,通过现场核查,发现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不到位等问题,助力守好房屋的“养老金”。
近年来,该局坚持“研究+改革”思维,健全研究型审计新机制,将研究贯穿审计全过程,以高质量审计信息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完善质量型审计新体系,实行全流程质量控制,严格落实审前方案评审制、分级复核制、审理项目评分制等措施;打造智慧型审计新平台,实现了“一个创新平台、一套管理制度、一个分析团队、一组审计模型、一个数据库”等五个一的目标。连续四年获得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严守清廉底线:一路清风扬正气
走进岳阳市审计局,文化墙上的《岳阳审计赋》笔力遒劲,隽永清新;一楼大厅里清廉书画墨香雅韵,笔赋廉意;清风书屋内廉政警句发人深省,直击心灵。置身其中,让审计干部在润物无声中感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和浸染。

近年来,该局坚持“班子+队伍”建设,以争当“十个表率”构筑清廉班子,以“十廉共建”打造清廉机关,以“十佳干部”引领清廉风尚,以审计文化培塑职业精神,创作的《岳阳审计赋》《岳阳审计之歌》《岳阳审计四十年》等作品,得到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该局被评为湖南省清廉机关培树点和首批市级廉洁文化示范点。
八百里洞庭风正劲,五千年忧乐情愈浓。站在新起点,岳阳审计将以敢审敢严的魄力、创新求变的智慧、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巴陵大地上书写新时代的审计华章,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七个岳阳”新篇章贡献审计力量!
文字:熊楠 何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