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古老盛京城的第一缕阳光,辽宁省沈阳市审计局固定资产与涉外投资审计处的同志们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查看招标文件、核实款项支出、核查工程现场……这支队伍沉稳睿智、吃苦耐劳,又热情执着、生机勃勃。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审计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用青春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2024年12月,该局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称号。

秉执审计利剑
敢于亮剑,勇于露锋,是该处在多年的审计实践中形成的鲜明品质。
2023年3月,在实施重点城建计划项目完成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该处将参与项目的投标单位信息、投标代理人信息、中标情况等数据进行筛查比对,发现三家企业频繁捆绑在一起,多次参与项目投标,且轮流中标。这一异常现象引起审计人员的怀疑,他们立刻深入工程现场核实,发现三家企业中标的工程都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问题,却全部通过验收,工程竣工结算严重不实,造成财政资金损失。
为了挖掘工程质量表象背后隐匿的利益输送,该处审计人员以资金流向为主线,继续深挖彻查。在10余家金融机构寻找蛛丝马迹后,他们又奔赴山东、江苏2省4市调查设备材料采购情况和资金最终去向,发现了不正当利益回流情况,最终查清了某项目负责人张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造成财政资金损失的事实。审计人员将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另有多人受到刑事处罚、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张某被市纪委监委作为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典型案例通报,当地纪委监委将该案件作为典型案例拍成警示教育片在全区警示教育大会上播放,充分发挥了审计反腐利剑作用。

情系民生福祉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盛京,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沈阳的每一个老旧小区,每一条背街小巷,都映射着时代的缩影。
为实现老百姓“住得好、住得暖”的安居梦,该处自2019年5月起,紧紧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计,揭示了建设管理不到位、质量管理薄弱、工程结算不实等问题。针对审计提出的建议,全市多次召开专题整改会议研究整改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多名责任人被问责。该处提交的多个审计信息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2024年,该处被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公务员集体二等功”。
2021年9月,该处在开展援疆审计过程中,发现某学校小学及中学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一直未投入使用。审计组积极和当地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了解原因,力促该项目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新疆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数字赋能
2022年,沈阳市审计局被确定为全国投资审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是东北三省审计机关唯一入选单位。为了高质量完成转型任务,该处将压力转化成动力,誓要蹚出一条转型新路子。该处全体同志放弃了十多个节假日的休息时间,精心组织谋划,确定了以加强大数据审计和研究型审计能力作为投资审计转型的主要路径。
2024年5月,在开展某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该处创新运用“业务主审+数据主审”的“双主审”模式,在审计项目中增设数据主审,编制独立数据分析方案,通过采集建设项目审批、地下管网等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开展数据归集和分析利用,形成专报上报市委、市政府并获主要领导批示。
近年来,该处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收集了城建、房产、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构建了全市三维建筑白模数据,发现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据此形成《“影像技术+矢量数据提取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在城建项目审计中的应用》案例,获评省审计厅优秀大数据案例。该处上报的《新形势下公共投资审计的研究与思考——老旧小区改造跟踪审计调查项目》《大数据技术在政府投资中的应用研究》等多篇课题和论文在省审计厅评选中获奖,形成了一系列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该处始终坚持凡审必研,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审计全过程。在审计工作结束后,该处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后评估,开展满足实践需要和服务审计业务的应用型研究。该处3人次入选省审计厅培训师资人才库和辽宁省审计理论研究骨干人才库。投资审计转型的做法及成果得到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文字:赵辰 徐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