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青春之城,广东珠海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这片热土上,广东省珠海市审计局这支热情如火、忘我奉献的队伍,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谋划、审计职责履行、审计机关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多年耕耘结出硕果,该局组织开展的审计项目分别于2021年、2023年荣获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一等奖;2023年、2024年,该局实施的项目连续两年在广东省审计项目质量评定中获评“全省审计高质量发展优秀示范项目”。该局获得“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2024年12月,被表彰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

聚焦主责主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珠海审计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主责主业,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2024年10月,在某国企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注意到该国企投资建设的港口客运站钢结构屋面的施工工艺复杂且造价不菲。为了核实施工质量情况,审计人员爬上陡峭的屋面,手持专业工具,仔细检查每一个焊接点、每一处防腐涂层,最终发现屋面焊接及防腐施工质量不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存在安全风险。他们持续跟进施工质量问题整改情况,推动国资系统开展国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促进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各类钢结构项目专项检查和整治。
近年来,该局共完成审计项目200个,促进增收节支41亿元,推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28项,有力促进了重大问题整改。

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审计监督质效
改革创新是珠海特区的根与魂。作为特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珠海审计人始终秉承特区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审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3年,在《珠海经济特区审计条例》修订过程中,该局作为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单位,派员先后赴深圳、重庆、北京等地审计机关开展立法调研。他们走访了10余个镇街,与30余个企事业单位开展座谈交流。在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推敲论证的基础上,该局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创设性规定,如:为适应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新形势,将审计监督落实到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各环节;针对农村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审计监督缺乏有力抓手的现状,明确了审计机关在必要时可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公共资金情况开展审计监督;提出审计机关应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刚性要求。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带着“特区精神”的法规,以法治的理念和改革的勇气,为审计护航特区创新发展划定了新的框架、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该局在制度创新方面也敢为人先:2020年,率先推出审计质量控制及量化考核制度;2021年,出台审计电子数据治理暂行办法;2022年,印发实施派驻市管企业审计专员办事处日常监督工作规程;2023年,出台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办法;2024年,创建审计机关与教育、医疗、国企、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内部审计“双审协同”工作机制。

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审计铁军
珠海审计人按照“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要求,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铁军。
该局全力打造“审计先锋 财经卫士”党建品牌,出台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方案,构建起党建引领、团工妇联动、党务业务服务融合“一引领、三联动、三融合”全员创建工作机制。该局实施了“审计一线、挂图作战、先锋指数”3个工作法,组建了7支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出品牌示范、引领、激励、融合作用。该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了7大类20项重点任务清单,开展各类专题学习81次,修订完善了审计组廉政责任规定、审计人员审前个人重要事项报告等制度办法,始终筑牢廉洁从审堤坝。
2022年,该局制定了《数字审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成立了市区联动的审计数据分析团队。依托南京审计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珠海)平台,面向地市审计机关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审计技能赛”,2022年在该项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23年荣获一等奖,面向市区两级审计机关开展了珠海审计“大数据审计技能赛”,有力提升了珠海审计人的大数据审计技能。
文字:梁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