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之窗  >  审计风采  >  先进集体 > 正文
 
文明花开谱新篇——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审计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纪实
 
【时间:2018年01月05日】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审计局】字号: 【大】 【中】 【小】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审计局于1998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连续保持12年。2010年4月,因一名职工涉刑事案件,砸掉了文明单位的牌子,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为扭转局面,该局党组“一班人”正视现实,决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定下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远期目标,并从县级文明单位创起,成功实现“三连创”。2015年12月,该局再次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并荣获“全省审计系统先进集体”“临沂市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不忘初心,凝聚共识,激发“创”的动力

作出再创文明单位的设想后,该局多数职工认为是异想天开,表现出怀疑态度。为此,局党组决定把凝心聚力作为文明创建的“第一关”。一是消除“能不能创”的疑虑。专门到宣传部文明办详细了解文明创建工作的相关政策,得到了宣传部门领导的肯定答复:“只要文明创建工作抓得好,完全可以从头再来”,这进一步坚定了该局党组再创文明单位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解决“要不要创”的问题。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大讨论活动,就“还要不要再创文明单位”的问题各抒己见,通过陈述利弊,大家形成了一致意见,纷纷表示支持局党组决定,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三是研究“怎么样创”的措施。该局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文明创建工作规划》《年度计划方案》《创建实施细则》等,把任务分解到科室,把责任明确到个人,做到全员创、全方位创、连年创,形成了“长远有规划、短期有目标、各级有责任、人人有担当”的工作局面。

二、干事创业,有为有位,打牢“创”的基础

“实现创建目标,必须把工作做实,干出成绩,有为有位”,这是该局党组形成的共识。工作中,他们坚持求真务实,创新提升,谱写了平邑审计工作新篇章。

一是在审计业务上“提升”。突破传统思维,促进提质提速提效。出台了《审计业务审处分离改革办法》,推行审计计划、实施、处理和执行“四权”分离,形成了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密切配合、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同时,设立审计结果执行科,专职负责审计整改,填补职能空缺。2014年12月,该局作为唯一的县级审计机关参加了省厅组织的审计结果执行研讨交流会,介绍了工作经验。

二是在监督职能上“拓展”。加强与纪检、监察等部门工作联系,经常交流、通报有关情况,平均每年抽调审计人员30余人次,先后参与了省委巡视、市(县)委巡察,“嵌入式”扶贫审计、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检查等工作。期间,审计人员发挥优势,挖掘问题线索,得到了各级部门充分肯定,审计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是在审计效能上“突破”。始终坚持工作高定位,创新谋发展,先后探索实施了主审竞聘上岗制、审计实务导师制,激发职工工作干劲,促进年轻干部成长;完善了项目“会诊”和审理复核机制,确保问题定性准确、处理依据合规,防范审计风险;建立了审计基础数据采集分析平台,组建了数据分析小组,推进“智慧”审计。2015年12月,临沂市审计局在平邑县召开了把握新常态、实现新作为、展示新形象“三新”座谈(现场)会,交流推广该局的工作经验。

四是在村级审计上“创新”。着眼规范村级干部权力运行,助推基层党风廉政和党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该局积极探索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13年8月,出台了《平邑县镇(街道)部门及社区(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在全县设立了14个审计所,配备审计人员64名,按照“人员、场所、工作”三独立的原则,推进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2016年10月,该局又创新“集中办公、交叉审计”新机制,把全县审计所人员集中在一起,统一办公、统一管理,全面推行异地大交叉审计,有效预防了“地方保护”和“人情审计”问题。同时,设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管理,以党建促审计,工作效能不断增强。临沂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先后两次在平邑召开全市村级审计工作现场会,推广该局做法。审计署、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厅等部门相关领导先后到平邑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40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专题报道。2017年9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专题对平邑县村级审计工作进行了报道。

三、搭建载体,全员参与,营造“创”的氛围

一是突出队伍建设,打造审计铁军。近三年来,该局先后选派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155人次,自行组织各类培训500余人次。鼓励审计人员自学成才,有3人考取了高级职称,12人考取中级职称,1人考取注册会计师,11人通过了省厅组织的计算机中级考试,审计队伍素质不断增强。

二是创建活动载体,落实社会责任。先后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助残敬老、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220余人次,发动干部职工联系群众1500余户,为帮扶村争取扶贫项目10余个,协调投入资金120余万元,改善供水、道路设施,建设文化书屋、健身广场等;利用“七一”、春节等时机,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110余户,帮扶现金和物品2万余元;设立了爱心基金,重点帮扶孤寡老人,资助“留守”儿童,职工累计捐款5万余元,并与“第一书记”任职村联合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是优化工作环境,营造创建氛围。把文明创建硬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了室内文化长廊,安装审计、党建、廉政等各类宣传展板、专栏、电子屏等60余块;建立了职工活动中心,审计文化书屋、荣誉室等,并在室内院外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为职工营造了文明、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四、强化措施,保持荣誉,珍惜“创”的成果

创牌子不容易,但砸牌子很简单,为保持失而复得的荣誉,该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筑牢思想防线。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健全学习制度,强化政治学习,经常提醒干部职工强化集体意识,珍惜集体荣誉,自觉严格要求。同时,发挥道德讲堂“主阵地”作用,引导审计干部以德修身,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二是防范廉政风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八不准”审计纪律,做到廉政教育经常化、常态化、制度化;完善述职述廉、民主评议、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现场巡视、跟踪监督、审计回访,并公开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不发生任何违纪违规问题。

三是强化制度约束。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健全完善工作规范和内控制度等30余项,制定了《审计机关文明礼仪公约》和《审计人员文明用语》,培养审计人员文明行为习惯,树立了审计机关和审计队伍的良好形象。(康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