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之窗  >  审计风采  >  先进个人 > 正文
 
逐梦之光 | 在审计沃土上书写青春答卷
 
【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审计局】字号: 【大】 【中】 【小】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

四川省成都市审计局社会保障审计处熊媛媛将这份殷殷寄语深植于心,践之于行,以满腔热忱和不懈努力拼搏前进。一路走来,收获累累硕果:2018至2024年,连续7年被成都市审计局评为“优秀公务员”;近5年来,先后被成都市审计局评为“优秀审计项目主审”“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被成都市委、市政府授予“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先进个人”称号。2024年12月,熊媛媛被授予“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实践淬炼提本领

“热爱是最好的职业注解。”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熊媛媛的职业态度。她将对工作的热爱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砥砺前行。

2016年至今,熊媛媛历经多个岗位。从财政审计处的初出茅庐,到办公室的综合协调,再到社会保障审计处的专业深耕,她不仅在各个岗位上积累了宝贵经验,更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锤炼了业务本领。

2020年,成都市审计局组织全市区县审计组,开展市级2019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熊媛媛担任主审。

市本级审计涉及面广、工作协调难度大。如何在“老套路”里实现“新突破”,是熊媛媛在审前一直思考的问题。

“做好政策研究是创新开展审计工作的抓手。”在编制审计方案时,熊媛媛带领审计组成员紧扣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紧盯重点单位,广泛参考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研究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工作要点等。

在某次专项审计中,为了解相关政策要求的落实情况,熊媛媛带领审计组成员创新开展工作:一方面,首次对全市债务管理展开全口径摸底,纵向联动22个区(市)县审计组统一工作方案;另一方面,突破债务类别繁杂、甄别标准模糊的困境,针对融资时间、主体、成本结构等40余个核心要素设计标准化审计表单,将合同约定费用、中间费用、隔年到期本金等关键字段纳入量化分析框架。

在加大数据分析力度的同时,熊媛媛和同事探索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政策背景、决策流程等非结构化信息,构建起“定量扫描+定性研判”的双轨验证机制。

面对审计执行标准难以统一的现实挑战,她带领审计组成员编制“模块化操作手册”,通过设计标准表单固化取证流程,审计人员按表单字段逐项核查、验证,既规避了主观判断偏差,又进一步规范取证过程,有效提升了审计成果。

最终,此次审计报送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3份,重要审计情况3件,推动各单位上缴财政资金。该项目荣获2021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熊媛媛在业务会上与同事分享社保行业数据调研成果

 

数智护航解民忧

“审计的温度,藏在守护民生的力度里。”这句话被熊媛媛工整地誊写在笔记本扉页,纸页边角微微卷起,见证着她深耕审计、护航民生的坚守。在同事眼中,这位总爱扎着利落马尾的女同志,既有核查数据时的谨慎认真,更怀揣着“枝叶总关情”的赤子之心。

工作中,熊媛媛主动求变,和同事积极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在养老服务体系审计项目中,她和同事创新编制“图像智能识别+资金流向追踪+空间数据匹配‘三位一体’智慧审计方案”,为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支持。

2023年,成都市审计局组织开展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熊媛媛担任项目主审。

经过审前调查,审计组发现该项目资金管理复杂,既有大额建设资金,也有小额个人补贴,监管难度大,且成都市各区县使用不同的资金管理系统,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服务记录不完整等问题。

对此,她带领审计人员设计数据采集标准表,同时用大数据图谱把零散的资金流向画成动态热力图,通过色彩梯度与流动轨迹的动态展示,使资金流向的异常波动现象一目了然,为审计分析提供了直观高效的决策支持。

审计中,熊媛媛带领审计组成员比对相关数据发现,某养老机构护理员竟在同一时间段出现在相距8公里的两位老人家里。“这或许不是个例,得进一步深挖细查。”她带领审计组成员探索运用图片比对、数据抓取等多种技术,从工单照片里识别出众多重复上传的照片,在定位轨迹中锁定“瞬间移动”的护理员。

为进一步查清真相,熊媛媛和同事连续走访多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发现系统记录中显示“服务达标”的一位八旬独居老人,实际仅收到两袋大米作为替代,并未获得约定的每周三次上门护理服务。

“那些护理人员一进门放下东西,就拿着手机拍照,我这一直盼着有人说说话啊。”老人的话让她意识到审计监督不仅在于纠错,更要抵达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追回违规资金,推动建立“智慧民政综合管理平台”,确保每项养老政策精准落地。审计组撰写的大数据审计分析案例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审计案例。

时隔半年,当审计人员再次登门回访,老人紧紧握着审计人员的手,亲切地说道:“现在护理员常来家里陪着说说话、帮忙按摩手脚、打扫卫生……太感谢你们了。”

熊媛媛(左一)和同事检查某小区给排水工程和消防设施

 

严以律己守初心

审计查核问题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压力和干扰。熊媛媛深知,每一次审计都是对公平正义的捍卫,对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的守护。工作中,她始终坚守初心、勇于担当,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

近年来,熊媛媛和同事通过细致核查与深入分析,发现并揭露了虚增成本导致国有资产损失和浪费;骗取稳岗补贴、侵占失业补助,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一系列问题。

2021年,熊媛媛带领审计组成员开展某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她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某事业单位连续多年有65%的支出流向同一家劳务公司。审计人员仔细调研后了解到,这家2017年成立的小微企业,参保人数最多时仅16人,却承揽了该单位90%的用工需求。

审计中,熊媛媛通过大数据技术比对相关数据发现,其采购决算价格竟是预算价格的10倍。为进一步查清真相,熊媛媛带领审计组成员赶往现场核查,却突然接到劳务公司负责人的电话,劳务公司暗示愿提供“顾问费”。

熊媛媛严词拒绝了劳务公司的“邀约”,顶着压力,第一时间组织审计组成员封存账套,并连夜翻查凭证,发现了验收单上“不同寻常”的用工量。为进一步查清事实,她带领审计组成员顺藤摸瓜,最终查出该单位员工与劳务公司伪造验收单,通过虚增工时套取财政资金的问题线索。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单位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

熊媛媛(右二)和同事研究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发放情况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勇者行。从审以来,熊媛媛以创新思维展现专业素养,以忠诚担当筑牢廉政防线,让青春在实干和奋斗中绽放出耀眼光芒。

文字:周晓慧

责任编辑:赵雪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