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2024年12月被表彰的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中,很多人都具备这样的优秀品质,而他们,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审计工作中,除了付出辛劳,更注重细致入微的洞察和孜孜不倦的钻研,深挖细耕,不断扩大审计成果。
思考者
李栋旭,2017年7月进入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工作,现任南京办财政审计处一级主任科员。近5年,他先后参加了3个省市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地方财政收支审计等项目,并在其中4个重大审计项目中担任主审或副主审。2020至2022年度连续3年考核优秀,获得2020、2021年度优秀公务员嘉奖,2023年记三等功,获评南京办2019、202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8月,被审计署授予“四好”党员称号。
在某省2023年财政收支审计项目中,李栋旭负责国有企业涉众融资风险方面的审计工作。被审计地区存在国有企业数量多、融资方式多样,且涉众融资方式具有涉及人员众多、手段隐蔽等特点,传统的直接审查国有企业报表的方式犹如大海捞针,无法整体全面揭示风险隐患。他结合以往年度发现的问题,多方寻找国有企业涉众融资信息,并将搜集到的信息在单位搭建的数据分析平台上具象化为一条条数据分析语句,不断总结归纳涉众融资数据特点,将金融资产交易所和国有企业融资中介作为分析主线,由点及面开始“批量生产”问题疑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某市国有企业和融资中介公司间的融资网络,并在短期内基本摸清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的融资规模、募资人数、融资成本。
为深入揭示风险隐患,李栋旭和同事们还从多个方面协同发力,赴有关监管部门核查涉众融资产品的合规性,通过数据分析国有企业募资人员年龄结构,从营业收入、经营现金流等方面分析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查出的问题被审计工作报告采用后,有关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制度加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监管,地方政府清退涉众融资,规范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化解风险隐患。

钻研者
彭晋,北京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处一级主任科员,他于1997年8月进入该局,先后从事企业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近五年,他共参与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十余个,2021年参与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2019年、2022年,他被评为北京市审计局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2020年,荣获公务员考核优秀嘉奖。
彭晋深信,民生无小事,每一个审计项目背后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细致入微核查情况,才能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2023年5月,彭晋延伸审计某乡镇时发现,该镇所有的拆违工程中标企业都是某企业或其下属企业。凭借多年的审计工作经验,彭晋直觉这个企业不简单,一场深入调查就此展开。与其他审计组沟通后,他了解到因该企业属集体企业,未被纳入国有企业监管范畴,同时该区未设立专门监管集体企业的机构。由此,他初步判断该区镇办集体企业处于失管状态。企业失管且涉及巨额资金,这无疑是审计工作中必须深挖的关键问题。面对这一复杂状况,彭晋没有退缩,主动请缨,承担起对该镇所有集体企业的审计工作。他带领审计组从投资结构分析入手,借助企业登记数据,层层深入,逐一核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查明,该镇共投资多家一级集体企业,四级下属企业60余家,投资总额达20多亿元。对一级企业和部分下属企业财务数据分析显示,该镇对其投资的企业长期疏于管理,既不进行资产清查,也不开展年审,甚至连基本的会计报表合并都未执行。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将镇政府的扶持资金长期挂在往来款,不记收入,以此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彭晋带领审计组一步步理清该镇集体企业投资脉络,最终,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认可与重视,审计期间便补缴企业所得税上千万元。

在某区地方党政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踏勘疏整促拆违现场
洞察者
自1990年9月至今,魏国辰一直在山西省黎城县审计局工作,历任局办公室主任、总审计师、副局长、二级主任科员。35年来,他坚持不懈耕耘,先后被授予长治市“全市审计系统审计成果优化先进个人”“全市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近5年,魏国辰担任组长共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专项资金等审计项目12个,发现问题50多个,向相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6条。
2023年8月,魏国辰担任组长,对某镇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在对土地补偿金发放情况进行核实时,他了解到,某公司2012年开始租用该镇辖区内耕地760多亩,建设各类大棚用于生产种植。合同约定:为了扶持项目发展,由当地村委无偿提供集体土地200亩,流转农民土地560多亩,流转土地租金由政府负担50%。审计人员从账面了解到土地租金连续支付,每年的项目绩效报表均正常,并未将该项目作为审计重点。但魏国辰在一次对该镇工作人员的谈话中发现,该项目已多年未正常运行,流转的760多亩耕地虽建成91个大棚,却基本全部荒废,由于该项目建设区已由承租单位使用围栏进行了围锁,镇政府也不了解具体情况。
魏国辰立刻带领审计人员深入项目所在村调查了解近些年出租土地种植情况,鉴于缺少专业测量工具和专业人员,他及时向局主要领导汇报,申请国土部门配合审计调查,最终确定耕地荒芜面积达410多亩。
魏国辰及时组织专人撰写审计信息上报县委审计委员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组织问题涉及镇、国土资源、审计等部门和租地公司召开专题会议,责成限期恢复耕种,确保耕地有效利用。2024年9月,该项目被长治市审计局评为“全市优秀审计项目”。目前,经审计跟踪督促整改,上述耕地上建设的大棚已全部拆除,建筑垃圾已彻底清理,土地全部恢复耕种。

乡村振兴项目现场查看项目实施效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