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之窗  >  审计风采  >  先进个人 > 正文
 
风雨三十一载
——记审计署离退休干部办公室主任陈音
 
【时间:2017年11月27日】 【来源:审计宣传中心】字号: 【大】 【中】 【小】

我们想邀请司局级审计干部口述历史的想法由来已久,主要是为了近距离了解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波澜壮阔的故事,记录他们奉献审计事业的风雨人生,给年轻一代的审计人以启示和鼓舞。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走进了陈音主任位于审计署双榆树办公区的办公室。

与审计署里很多司局长类似,陈音主任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他1986年从部队转业,31年中,总共在审计署的七个单位工作过——署机关三个综合部门,两个特派办,两个派出审计局。

印象最深刻的审计故事是什么,最值得骄傲的荣誉有哪些……陈音沏好一杯茶,回忆风雨如歌的过往,为我们讲述那些在审计署发生的故事,回首那些以坚定和执着为注脚的人生乐章。

历练:从非专业审计干部到专业审计干部

陈音说,自己的工作经历是从非专业审计工作到后来的专业审计工作,而且从事专业审计工作的时间最长。在这段最长的时间中,陈音获得了来自组织的沉甸甸的褒奖。2002年,时任济南特派办特派员助理的陈音参与的审计项目获评当年的优秀审计项目,这是审计署首次全国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工作。“我们排在第二名。”十六年前的项目,陈音回忆起来脸上仍然写满骄傲。

他在自己的文章《戳魑魅魍魉 展审计雄威》中形容这次审计是惊心动魄、斗智斗勇的较量。之所以这样描述,是因为这次审计过程难关连连,而审计人员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地圆满完成了审计任务。

第一道难关,A单位大面积隐匿、销毁会计资料。从上到下、从局机关到所办经济实体,A单位为隐匿、销毁资料不择手段。一名涉事人员甚至公开对审计人员讲,他故意把涉及上千万元资金的会计资料当废品卖了。

“这种对国家法律公然挑衅的行为,必须受到惩罚,”陈音斩钉截铁。

但现实的困难显而易见:一个这样嚣张地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单位,他们之前没有遇到过,怎么应对?A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有很多是假账本,又怎么审计?

陈音回忆,晚上,他们在房间里熬夜讨论方案,烟一根根地抽(他原本是不吸烟的),有时甚至彻夜难眠;白天,他们顶着当地夏天平均33℃以上的高温,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银行、储蓄所、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地,在获取大量证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硬是重新做出了好几套新账,最后恢复的数据与原账的真实内容相差无几。

然而还没等审计组人员高兴太久,第二道难关接踵而至。“公安机关把其中一个财务负责人以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罪名抓了,但抓了一个多月又给放了。”

为什么放人?公安机关认为,现有法律规定,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罪的犯罪主体只限于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这个审计项目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接收此类案件,还要请示上级部门。

怎么办?这样一来,有可能影响案件的移交工作。为此,济南特派办就此事向审计署请示,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进行了函询。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答复:任何单位和个人隐匿、销毁会计资料,情节严重的均构成犯罪,要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当时得到了这个消息,就跟红军会师一样”,陈音回忆着当时审计组同志们的喜悦心情,“高兴,真的非常高兴。”

这次审计,他们成果满满:审计人员谈话和调查取证近200人次,复印纸5万多张,形成100多份审计证据,审计资料重达150公斤;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2亿多元,账外账、“ 小金库”20多个,资金9000多万元,单位滥发、私分和违规发放资金3700多万元;向检察、公安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共移交涉嫌违法违纪人员31人。

更重要的是,这次审计项目历练了一批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审计人,“我们很多同志都成长起来了,成为之后各个审计项目中审计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骨干。当时三十出头的年轻同志,有不少如今已经走上了司局级领导岗位。”

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这次审计经历就像播种机,它把希望撒在了审计路途上,日后生根、发芽、壮大,审计路上收获累累硕果。

钻研:探索离退休干部工作新思路

在很多人看来,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的工作只需要做好老干部的服务工作就行了,与审计业务工作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作为离退休干部办公室主任的陈音却执着地认为,这种观念需要转变。

“我们是审计署的老干部局,我们服务的是审计署的老干部,我们也是审计工作者的一员。”他多次跟同事们强调,要学习审计知识,要了解审计业务,不能甘愿做一个门外汉。

2015年,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的背景下,陈音经过思考,认为离退休干部工作应该在审计职业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他抓住时机,在科研所领导的支持下争取到了审计理论科研项目,马上成立了离退休办科研课题组,发动全室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两办文件、署党组要求和相关审计专业知识,结合老干部业务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同时举办多场老干部建言会,积极吸纳老干部们的宝贵建议。

2016年2月,中国审计学会关于表彰2015年度优秀审计论文的通知发布,由陈音和宋艳玲、邓昀合作撰写的《发挥离退休干部工作对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助推作用》科研论文,在审计系统参加评选的109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审计论文三等奖。在陈音看来,这是最让他骄傲的荣誉,这张奖状现在珍藏在离退休办会议室的荣誉柜里。

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居然能够写出这样一篇审计专业论文,很多专家和审计干部感到意外,“真没想到!”

陈音说,荣誉固然可贵,但更宝贵的是,这次科研活动推动了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同志们特别是青年同志的学习和深入思考,提高了大家的理论水平、写作水平,他笑着说,“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大家的自信心,我们离退休干部办公室也可以参加课题研究,融入审计工作大局。”

陈音坦言,刚到离退休干部办公室时,自己是有压力的。审计署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组织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署党组及全署同志的肯定和认可,有光荣的传统,他担心自己带不好这支队伍,工作中不能取得新的发展,有负署党组和署领导的信任。

但这些年的工作说明,服务离退休干部,他们能做好;做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他们也能做好。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钻研,陈音带领的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继承和发扬审计人的优良传统,不仅做到了使署党组放心、老干部满意,而且还创新了工作理念,实现了新的发展。

感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是我的幸运

从最开始“只知道审计署是做财务检查的,到底怎么检查不了解”到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奖、优秀审计论文奖的获奖成员,31年,为了当好一名专业审计干部,陈音上下求索。

“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努力付出,没有轻松的捷径。”

刚进署的三四年,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青年陈音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审计专业书籍,还参加了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调入机关党委之后,为了与业务司局的同志们培养共同语言,陈音向领导提出想参加审计实践,培养自己的实战能力。一直到后来担任司局级领导干部,陈音也从未忘记向其他同志学习,不仅注意向领导请教,还向自己分管处室的经验丰富的青年业务骨干请教。

“把自己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审计实践结合,我尝到了甜头。”

工作很“甜”,这是陈音在描述审计工作时,给人最深的感受。实际上,一线的工作经历不仅有“甜”,更有辛苦的坚持。

陈音还记得,一年腊月二十九,某位退休的老干部出现了意外情况,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的相关同志全力为这位老干部服务,整个一个春节没有休假,团圆饭都没吃上。

陈音无意中提起,在特派办工作期间当时他在外省审计,孩子正在全力备战中考,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他无法陪伴。作为父亲,一年两百多天在外出差,他错过了孩子许多成长的重要时期。

然而与家人聚少离多的遗憾只是只言片语,在与陈音的交谈中,他提到更多的是自己对审计工作的兴趣与执着,更多的是自己战胜一个个难关,收获一个个审计成果,培养一个个审计干部的欣慰。

在他的话语中,最频繁出现的一词是“感恩”。陈音说,在审计岗位上,他边学习边实践,尽管有付出,但更有回报,自己在署党组和署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专业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与同志们一道在审计业务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审计事业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他多次强调,在审计项目遇到阻力时,审计同事们的倾囊相授和友爱互助给了他莫大的帮助。他认为,个人想要获得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领导的信任、团队的共同努力。

不辜负党的培养,在审计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作为审计人员的初心。很多审计人员像陈音一样,在岗位上不断学习,在继承中谋求发展,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进步,也培养出一批批的年轻审计干部,继承和发扬了审计工作的传统。

风雨三十一载,陈音说自己在审计署经历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在他看来,审计署是一所学校,一个学习型组织。

2017年11月,这位在审计署工作31年的同志将告别自己的工作岗位,正式退休。

在这一刻即将到来之际,陈音感慨地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是我的幸运,我很留念。感恩审计署。” (杨翔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