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之窗  >  审计风采  >  先进个人 > 正文
 
心系青山绿水 6年种树5万棵 退休老人让家乡穿衣披绿
 
【时间:2021年02月01日】 【来源: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字号: 【大】 【中】 【小】

从甘肃通渭到天津、从普通科员到审计署特派办司局级干部,李占维用了40余年的时光。但做出从城市回到全国最贫困地区的甘肃定西老家的决定,他仅用了一瞬间。

从2014年春天开始到2021年,李占维和乡亲们用了6年多的时间,将老家山坡上种满了新树,让曾经的秃山光梁穿衣披绿。2016年1月李占维退休后,更是将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南山村的那个坡,那片树,那群人。

怀念家乡

上世纪70年代,李占维成为这个干旱贫瘠的穷山梁上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李占维在天津安了家,时光荏苒,李占维如今已经65岁,离开家乡也已经超过了40多年,但孩提时代对“水”的渴望,依然横亘在他的心间。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南山村,李占维出生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是围绕“水”展开。

“上学时,除了学习外,最重要的就是找水,放学后一路小跑去‘抢’水;常常半夜去很远的地方找水,是好水、坏水都看不清;小时候喝的水里面,都有红色的蛆……”。南山村位于黄土高原西沿的定西市。定西,曾是甘肃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干旱少雨的黄土地上,粮食收成不高,直至2020年11月,通渭县终于退出贫困县序列。

他记得在那些缺衣少穿、物力维艰的岁月,是乡亲们的一粥一饭、一丝一缕接济他们兄弟长大。让家乡的秃山光梁穿衣披绿,让终年土里刨食的乡亲免受风沙割掳、日灼舔噬,过上衣食无忧、生态文明的小康生活是他心中最大的梦想。

“我们那时候,和现在的年轻人自己找工作不一样,国家在农村招工,村干部推荐,经过层层选拔,被选上的人才能去工厂打工。当时村里跟我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有一些,但是村里把我推出了出去,改变了我的命运。”李占维感慨说,离开家乡在外打拼的这数十年,常常暗自思忖如何回馈家乡这份厚重的恩情,但直到退休前的两年,终于找到了最好的方式——种树

“种树就是种幸福,绿遍山原泽子孙。”下定决心的李占维再无半分迟疑,找了个休息日,动身回到了老家。

新的希望

南山村是“挂”在山坡上的村庄,整个村子海拔在1700米到1900米之间,“城市人过来,陡峭的地方站都站不住,更别提种地了。”李占维说,自己的祖辈在这片丘壑鳞次的干涸黄梁上日夜劳作,但粮食收成一直不高。

2014年,回到老家的李占维第一件事,就是上山考察。和他记忆中的家乡一样,一年四季山上都只有一望无际的灰土,寸草不生,夏天地面上偶有新发的嫩芽,但也很快被羊群啃食干净了。但这次考察,也带来了收获,“我发现零星的有两棵槐树,问了村民才知道,几年前也有一批年轻人想要回馈家乡,上山种了树,但疏于打理,只有这两棵活了下来。但既然有树能存活,那就有希望。”

看到希望的李占维开始和乡亲们研究,面对黄土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该如何选择树种,又该如何保持水分让其存活。为了节省开支,多种树、种好树,李占维自掏腰包到处学习取经,最终在专家的建议下选择了四季常青且寿命长的柏树和抗旱能力强且花期长的野山桃。同时,李占维考虑到,陇上朔风凛冽,尚未扎根的树苗很容易被吹断甚至连根拔起,只有身量较矮的树苗存活率高,便购入了低矮的树苗种入土地。

树种选好了,如何种植又让李占维犯了难,“普通的种植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南山村常年干旱缺水,得通过什么方式让树种保持水分,才能滋养它们长大。”经过多方取经,李占维最终选择了“铺塑料薄膜”的方式,“先把土挖开种入树苗,浇水后铺塑料薄膜,用塑料膜保持根部的水分,后面浇水就可以了。”

经过了精心挑选和呵护的树苗没有让李占维失望,在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上争先恐后地生长了起来。退休后,李占维每年至少从千里之外的天津回到通渭老家两次。一次是清明节,一次是农历十月初一,一来祭奠已经过世的父亲,看望耄耋之年的老母亲,二来他还惦记着后山上那片自己的心血。

倾其所有

现在,在李占维种树第6个年头、这片5公里的山坡上,已经有5万余棵树,其中柏树有1万3千余棵,且种下的树苗存活率到达了90%以上。

为了让这片土地从“灰色”变成“绿色”,李占维已经倾尽了自己大半辈子攒下的二十多万元积蓄。“我这辈子没花过什么大钱,但这个钱我觉得花得最值,最有用。”李占维说,自己的脚步不会停下,还会继续用自己的退休金投入到种树当中。

南山村的村民还记得,2014年的春天,黄土高原正午的日头分外强烈,照在光秃秃的山梁上,李占维的脸没一会儿就被晒得通红,他戴着草帽、拿着铁锹,熟练地挖着树坑,细密的汗珠从满头银发间颗颗渗出,他缓缓地直起腰,用袖口拭去额头的汗水,回头看着一排排新栽下的竹竿粗细的树苗,心里盘算着“再过上个把月,应该就能抽枝吐绿了……”。

每年的清明前后是植树造林的绝佳时节,为了赶工期,回到老家的李占维叫上自己的弟弟,喊来在家务农的村民乡亲。带着这群和他年龄相仿的老伙伴,大家爬上土山,挖树坑、栽树苗、培土、浇水,忙得满头大汗,天天起早贪黑、汗湿衣背。80多岁的老母亲佝偻着身子,斜倚院墙,远眺后山,张望着正在山上劳作的儿子。

李占维亲自育苗施肥,南山村的乡亲们也来帮忙,“大家生活都挺不容易的,他们打工一天是100元或者80元。乡亲们帮忙来种树,我都给60元,不叫工钱,叫鞋袜费,虽然是给大家办事,但还是希望大家能有点儿收入。给乡亲们的“鞋袜费”,也都是李占维自掏腰包。

纷纷加入

李占维种树的第三年,一群年轻人找到了他:“老爷子,您这么大年龄了还义务种树,我们年轻人也不能光看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才行。”据李占维介绍,这群年轻人也来自南山村,现在像他一样,离开了家乡,生活在全国各地,“他们春节回家的时候听说了我种树的事情,便找到了我。”

李占维最初是拒绝的,“你们年轻人在外挣钱不容易,还有家人要养,这件事我来做就行,成功了是好事,失败了我也不遗憾。如若号召大家捐款,如果弄不成,大家的血汗钱也就打了水漂了。”

不过,这群年轻人已经下定了决心,“既然不能出力,再不出点钱,我们心里过意不去。您老了原本也不会回到村里生活了,这善举完全是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也要加入进来。”

年轻人的热情打动了李占维,最终全村70余户,300多村民纷纷慷慨解囊,共捐款了5万余元,投入到种树中来,这其中有许多人让李占维颇为感动。

“其中有个村民在新疆当保安,两个孩子,在交流群里特别积极,不仅自己参与其中,还动员其他人。他一个月工资就2000多元,最后公布捐款金额的时候,他捐了1980元,我了解后才知道,他把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全部捐了出来,其中20元是银行抵扣的手续费。”这件事让李占维深受触动,他深刻地体会到,每个离乡的游子总会回头看看,如果家乡需要就会倾尽全力,捻一抔黄土,离别之际再闻闻它的味道。

对绿水青山的“执念”

县里的媒体听说津城的乡亲回乡种树了,纷纷感到惊讶,闻讯赶来,要求采访报道,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李占维说:“我种林不图名、不图利,为的就是了一个心愿,没啥值得宣传的。”

但熟悉李占维的人,听说他植树造林的举动反倒没有太多诧异。因为在大家心中,李占维对绿水青山,一直有一种“执念”。至今,河北蠡县的百姓谈起那段往事,仍旧是交口称赞,人人竖起大拇指。

多年前,正是李占维,指挥京津冀特派办审计人员在蠡县掀起一场史无前例“治污风暴”。

2011年,初到蠡县,李占维听过百姓愤怒的诘责控诉,看过污水横流的野地荒滩,进过让人窒息的恶臭作坊。 李占维带领着京津冀特派办审计人员,一纸专题调查报告引发上级关注,农业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原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迅速组成联合工作组赴蠡县开展工作,促使县政府痛下决心,让制革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是敏锐的职业嗅觉和高度自觉的环保精神,让李占维迅速锁定蠡县皮革污染的选题,当即决定,必须要做、必须做好。时任县长李自贤曾感慨良多地说,“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就是蠡县的恩人,如果没有那次审计,蠡县可能永远摆脱不了制革业的束缚,很多干部会因污染而倒下。”

现在,数百家污水横流、恶臭熏天的皮革加工作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清洁环保的光伏产业、生物技术。如今的蠡县,空气清新了,水源清澈了,潴泷河也开始有鱼虾游弋了,全县百姓喝上了安全放心的饮用水,过上了生态文明的幸福生活。

从“皮革之殇”到绿水蓝天,蠡县的改变背后,是敏锐的职业嗅觉和高度自觉的环保精神,是李占维带领着审计组40多人不眠不休,昼夜奋战。

从当年风华正茂恪尽职守的审计人员,到如今的满头白发花甲老人。连绵十余里的五座山坡上随风摇曳的树苗,和当年那些审计报告审计信息一样,都是倾注了李占维满满心血和赤诚的结晶。乡音不改、心怀大爱,是游子对故土的赤子之心,也是一名老审计人的风骨和胸怀。他用自己的积蓄,一棵接一棵地载种的是绿色,是希望,是未来。(津云新闻记者 马扬洋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 赵义田)

责任编辑:高天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