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审计人员谈报告 > 正文
审计署沈阳办刘娜:审计剑指“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为国家重大政策落地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16-07-13

近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非常详细、系统和全面,不仅深入细致客观如实的反映和分析了财政预决算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还通报了整改情况。这份审计工作报告不仅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者“红脸出汗”,让“太平官”不再太平,还通过审计监督,让“庸者下,能者上”,切实推进了国家重大政策的执行力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了跟踪审计工作推进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

一是审计工作有力加快了政策落实的节奏。财政资金花没花?重大项目建没建?简政放权放没放?政府职责履没履?跟以往的审计查处违规事件不同,跟踪审计主要督查的是为官不为、慢为、乱为,促进该用的钱要用、该建的项目要建、该放的权要放。虽然这些年我国政府一直在深化改革、一直在完善体制机制,但不能有效落实、达成政策目标一直是个问题。个别地方和部门的“懒政”、“庸政”、“甩手掌柜”现象大当其道,使重大事项久拖不决,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迟迟得不到落实,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影响很大,在这个“三期叠加”“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点上,通过审计促进落实更显得尤为关键。

二是审计工作有力保障稳增长目标的实现。通过持续跟踪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公布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典型案例,反映扶贫、低保、养老等民生领域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重大政策落实不到位等举措,有效地促进财政资金统筹盘活、有效地推进了项目建设、有效的落实简政放权政策、有效推进地方政府改进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对于保障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审计工作有力推动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关乎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和改善民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重大决策部署的实现,特别是习总书记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政策部署,容不得半点“沙子”。审计工作重点关注了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扶贫、养老、保障房、医疗等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有关部门彻查严惩,加强监管,确保这些资金既不能“在账本上发呆”,也不能生“旁枝错节”,更不能“变质”成为“福利”。

四是审计工作有力推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审计报告不仅指出部分铁路、公路、保障房、电力等重大项目存在未按期开工、未按期完工等进展缓慢的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不仅在于前期工作不到位、立项时间和资金下达比较晚等,更在于地方政府官员的不作为和慢作为。现在密集反腐政策出台后,官员对重大项目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难以在项目中乱作为、捞“好处”,同时一些地方政绩考核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特别注重GDP,现在更加注重民生质量、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

同时,审计工作在发现新问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已发现问题的整改、追责落实情况,特别是从审计发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作用这一定位出发,从审计所涉及的整改事项的结果在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也进行了重要的探索。(刘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