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机关不断加强对政府管理的各类公共资金和资源的审计,全面发力,加大揭露问题、揭示风险的力度,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紧扣经济发展形势脉搏,精确感知经济发展风险,这些无不源于审计人员坚定执着、切磋琢磨、遵规守矩、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他们在当好政策落实的“督查员”和公共资金的“守护神”的同时,切实做好“新常态”下的审计工作。 一、坚定执着,不断强化审计理念 庖丁作为一个擅长解剖牛的匠人,在面对文惠君对其娴熟技艺的褒奖时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也就是说,庖丁是先掌握了“以无厚入有间”的规律,进而才有游刃有余的技艺。 庖丁解牛之“道”,同理于审计工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审计在不断深化审计理念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新形势下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切实发挥其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一是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审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努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顺应经济发展大势,与时俱进地做好审计工作。二是深刻践行审计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日常工作中,审计通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来发挥审计的基石作用,通过摸清真实情况、揭示风险隐患、反映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及时有效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来提升审计的国家治理能力。三是不断明确审计工作发展方向。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审计人员以实际行动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将推动中央重大决策贯彻落实作为重中之重,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及时反映重大风险隐患,注重揭示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着力促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审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精益求精,推进依法履职尽责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广义的工匠包括木匠、工匠、画匠、泥水匠、铁匠、染匠、屠宰匠等,而上述工作若要完成,无不需要认真、执着和耐心。《诗经·卫风·淇奥》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描述的即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象牙、骨器时钻心致致、认真琢磨的工作态度。 工匠成器之“切磋琢磨”,同理于审计工作。自己不断思考琢磨,团队共同切磋成长,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也是依法履职尽责的有力保证。一是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各级审计机关能严格按照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二是依照法定程序严格规范审计监督权力运行。各级审计机关能严格依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国家审计准则等规定的审计程序,履行审计监督职权,尊重和保障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三、遵规守矩,强化审计纪律 《墨子·天志上》云:“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 判断工匠工作是与非之“矩”,同理于审计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审计机关严于律己,不断以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一是审计机关不断强化审计纪律。审计人员严守法纪不逾矩,严格遵守并模范履行党章和宪法的要求,坚守党纪国法和道德品质“两条底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二是审计机关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审计人员牢记廉政纪律是审计工作的“高压线”,严格遵守“八不准”审计纪律的同时,切实贯彻“三严三实”要求,以铁的纪律要求自己,一身清廉干好审计。 四、开拓创新,持续推动社会发展 《说文解字》曰:“‘工’,巧饰也。”《公羊传》曰:“巧心劳手以成器物曰工。”可见,“巧”是工匠的一个独特点,在本质上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质,打破常规、不循规蹈矩是“巧”基本要求,才能如鲁班等工匠鼻祖一样,用发明创造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工匠的“巧”,同理于审计工作。新常态下的审计工作,要求用思维、组织和方法来实现“巧”。一是创新思维,切实加大对体制机制制度问题的揭示和反映力度。审计注重将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相结合,查处问题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深入分析审计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密切关注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才是审计的目的。二是创新组织方式,灵活运用不同组织模式来实现审计资源有效配置。审计机关不断对比扁平化管理和矩阵式组织模式的各自特点,分析其优缺点,以应用于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审计项目,以最大程度上推进资源整合和提高审计效能。三是创新技术方法,以高科技先进理念推动大数据审计。审计加大数据集中和分析力度,探索审计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推广“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方式,精确定位、精准发力,大大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