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三区三州”扶贫审计行 > 正文
 
白云深处有人家
——云南省开展脱贫攻坚审计工作侧记
 
【时间:2018年11月28日】 【来源:中国审计报】

她,是我国最美的省份之一,又是最贫困的省份之一,其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县数量居全国之首。她有风光旖旎的高山峡谷,却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久居其中的山民难以走上致富路;她生态资源丰富,但囿于种种因素未获相应发展,导致产业贫弱;她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过往,但教育整体水平仍未达全国平均水平……

这里是云南,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截至2017年底,云南全省还有332万农村贫困人口、88个贫困县中有27个是深度贫困县。同期,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深度贫困县334个。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扶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未来三年,确保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云南以重荷之身,要打赢这场硬仗,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须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其中,云南审计机关在既往工作中有哪些经验可供参考推广,目前对全省脱贫攻坚审计任务是如何统筹谋划的,未来将怎么抓实审计监督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前不久,本报记者奔赴云南深度贫困地区,南下红河州元阳县,北上昭通市永善县,实地了解云南脱贫攻坚审计工作。

“让贫困地区不要带着那么多的问题脱贫”

“围绕三年行动任务目标,切实助力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云南审计的定位是‘助力’,贫困县能不能脱贫摘帽,不是由审计机关说了算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脱贫攻坚审计中,继续突出对脱贫攻坚领域各类风险防控情况的监督检查。”云南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晓源口中的“三年行动任务目标”,正是今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的: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确保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居住条件,确保住上安全住房。作为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其实,在指导意见出台前的几年间,云南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各项要求出台的系列意见、措施要求,已经构建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脱贫攻坚审计监督体系。据该厅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处长许家迅介绍,2017年,云南省审计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脱贫攻坚专项审计监督的意见》等多项意见、办法,对全省脱贫攻坚审计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和规范要求。同时,结合云南省贫困县退出滚动计划的安排,该厅采取分步推进、逐年实施的方式,稳步推进88个贫困县脱贫攻坚审计全覆盖。十三五以来,已统一组织实施了46个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审计,正在开展对25个贫困县的审计,2019年将对剩余17个贫困县组织开展审计。此外,结合全省贫困县数量多、非贫困县也有减贫任务的实际情况,他们把脱贫攻坚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横向融合,通过覆盖省、州、县三级的“一条线”模式,结合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对脱贫攻坚重点领域的行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一条线”审计全覆盖。“我们之所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力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现问题,严肃揭示问题,督促问题整改,目的就是为了让贫困地区不要带着那么多的问题脱贫。”许家迅说道。

“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问题”

离开昆明,我们赶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她坐落于云南省南部,处于中国地图“鸡脚板”的位置,境内静静红河逶迤流淌,哈尼梯田举世闻名。

元阳依山而建,在牛角寨镇古珠娜易地扶贫搬迁点,我们看到,坝子上坐着歇息的村民身后就是连绵高山,白云在不远处依次飘过。风光虽美,但全县人均耕地仅为0.83亩、山高谷深、发展严重滞后也是不争事实。截至目前,元阳县尚有未脱贫贫困村86个(其中深度贫困村74个),贫困人口2.5万户11余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45%。

此前,元阳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是没走过弯路,扶贫资金被套取及大量闲置问题经审计揭露后,引发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立刻加强整改。“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问题”,元阳县县长和爱红说。如今,针对审计重点关注的扶贫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元阳县在每一批扶贫资金下达前,对各乡镇和部门上报的每一个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内容等基础信息均进行认真督查核实,确保项目精准落地。同时,组织项目主管部门加大对项目实施进度开展督查巡查,要求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加快资金支出。安排专人负责对各乡镇和部门资金支出进度情况实行倒逼动态管理,并将资金支出情况适时予以通报,进而督促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核销支出进度,避免资金闲置。

如今,元阳县探索出了多种脱贫攻坚的发展新模式:在南沙镇呼山村,建设中的产业路盘山而上,众创鱼苗孵化基地吸纳6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每个劳动力每年至少可获2.2万元务工收入;新街镇上,四角田综合种养循环农业基地和大鱼塘村稻鱼鸭综合种养殖产业基地早已具备规模,正在为迎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做紧张的筹备,这种在7个乡镇发展起来的“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涉及农户7320户,覆盖建档立卡户1257户,如今亩产值由单纯种植水稻不到2000元提高到万元以上;在电商产业园里,我们下载了“元阳商城”APP,手指轻点即刻下单,梯田红米等当地特产会赶在我们返程之前快递到家,不要小看这一单,它或许能使一位当地贫困农户从中受益——全县39000多户建档立卡户中,种植梯田红米的就有12000多户;尼农门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里,记者体验了通过互联网在江苏省昆山市的企业找工作,精准化的劳务信息共享,“政府+中介公司+经纪人+务工企业+农民工”的劳务产业发展模式在近三年来已帮助17000余名本地劳动力实现劳务输出,其中建档立卡户占三成以上。

每到一处,和爱红都会反复强调,“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要把各级资金用好、用到位,项目规划要科学、要结合当地实际,考虑效益,一是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二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支撑。其中,审计助推的作用很大,形成了有效的监督。”

审计就像一张密织的网,覆盖在这个抓紧时间、奋力脱贫的战场上,各级联动、“边审边改”不仅为贫困县赢得了宝贵的攻坚时间,更体现了审计监督的高效精细。据元阳县审计局局长王建福介绍,近两年来,审计署对元阳县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落实及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省审计厅对元阳县扶贫、民政、住建、发改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一条线”审计,红河州审计局组织对元阳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交叉审计,元阳县审计局每年结合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开展全面审计,“确保让元阳县脱贫攻坚审计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盲区。”

“审计干部要具备帮扶能力,更要提高审计监督能力”

离开元阳县,我们跋涉700公里,北上昭通市永善县。这是座地处乌蒙山脉西北面金沙江下游的县城,依江而立,最高海拔可达3200米,最低凹处降至380米,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成为集民族、山区、贫困“三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截至2017年底,全县已脱贫8万余人,仍有2.4万户、9.8万人未脱贫,如今,距离2019年全县整体脱贫大限不过一年光景,永善审计该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早晨8点出发,一路不断的上山、下坡,黄土路稀泥路砂石路交替行进,我们到茂林镇、经马楠乡至黄华镇,最后到达务基镇,沿途实地走访了通源牧业有限公司、黄华社区小田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回龙村花椒种植点等七处扶贫攻坚产业基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金沙江边的斜坡上,务基镇回龙村的成千株花椒树在江风的吹拂下,健康地生长。1斤花椒可以卖50元,村民们可指着它挣大钱呢。但是花椒的种植可不是从开头就这么顺利的。去年,永善县审计局开展2016年扶贫预算执行审计及财政收支审计时,抽查发现务基镇回龙村长虹自然村花椒种植成活率低,立刻组织人员,先后三次对花椒成活率进行核查确认,问题反映后,镇政府督促供苗单位及时补植补造,并规范强化种植管理。再往后,提高的不仅仅是花椒的种植率,还有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关于“脱贫攻坚审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理念。

座谈中,永善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游堂保介绍,该县针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制度,从资金使用、项目流程、档案管理逐一予以细化和明确,关键是“把责任压实”,要求每个扶贫项目都有明确责任人,平时加强督查,出了问题可以及时发现,进行修正。

除此之外,自2016年以来,永善县审计部门对脱贫攻坚领域工作全程跟踪审计,每季度原则上开展一次扶贫审计调查,县委巡查关注审计问题整改,建立审计问题整改人大专题询问机制,助推审计问题高效及时整改与处置。正是得益于这种多管齐下,永善县2016、2017年连续两年审计问题整改率达98%以上,脱贫攻坚领域审计问题整改达到清零目标!

对此,永善县审计局局长王胜感到欣慰,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说,围绕脱贫攻坚,审计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有序尽责参与”“立足服务,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在这场持续数年的硬仗中,“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是所有审计干部都要知晓和了解的”,审计干部不仅要具备帮扶能力,更要提高审计监督能力,前者是在承担挂钩帮扶责任时应具备的,后者则是立足本职、为助推脱贫攻坚要着力加强的。为此,该局定期进行全员培训,把脱贫攻坚政策文件汇编成册,便于审计干部应知应会,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扶贫攻坚审计工作重点,有利于整体推进攻坚任务。

短短几天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云南部分贫困山区群众奋力脱贫的努力和成果,看到了云南审计人的付出和成绩。由点及面,如今,神州大地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困难如山,但人总能翻越过去,在适宜处安居乐业,最终实现奋斗目标。(王雅洁)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