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他瞄准审计前沿,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廉洁自律敢于担当,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审计。十年来,他努力使自己成为审计业务的行家里手、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专家。
他先后被审计署评为“计算机审计能手”、吉林市“十项攻坚”先进工作者;被吉林市政府授予“三等功”一次、连续两年被吉林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他是吉林省吉林市审计局税收征管处处长张立伟。

勤学苦练,打造过硬依法审计本领
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他认识到,不积极学法用法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更做不到依法审计。
他记下了1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先后系统学习了《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等一系列审计法规,以及《公司法》《合同法》和各类税收法律制度。
他时刻关注最新财经法规。针对税收审计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政策法规更新快等特点,他订阅了《中国税务报》《中国财经报》,时刻关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报社微信公众号更新的财经法规。他先后考取了中级会计师和高级经济师职称。撰写的审计信息、理论研讨文章被《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当代审计》杂志先后转载十余篇。论文《谈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框架内如何应对大财政审计工作新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吉林省审计学会评为二等奖。
瞄准前沿,勇于掌握依法审计新能力
2010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当时刘家义审计长的一句“中国审计的出路关键在于信息化”触动了他,他深刻地认识到如果还把计算机当做“打字机”,不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就跟不上数字化审计的时代了。
他报名参加了审计署计算机中级培训班。在被称作审计系统“魔鬼训练班”里,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进机房,白天听完课后,又一头扎进机房练习到半夜12点,就这样,经过三个月的“苦修”,他最终取得了3科平均成绩123分的好成绩,获得审计署颁发的计算机审计中级证书。
他把所学应用于实践。2013年,他接到了对某市的税收审计项目,面对税务系统业务数据量大,涉及企业多的特点,他把计算机审计首次运用到税务系统审计实施过程中,克服了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只能接收财务数据不能接收其他业务数据的难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他实现了上下两级审计机关的联动,白天跑外县进行审计调查,晚上加班进行电子数据整理归类,五天跑完吉林地区五个县(市),通过计算机数据比对,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多个审计疑点,最终为县(市)财政增加可用财力5千多万元,查补非税收入70万元,整个项目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8亿元,以实际审计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撰写的《吉林市某局税收征管AO应用实例》、《吉林市某局税收征管AO应用实例》和《AO系统显神通,揭露某部门假政绩》分获审计署、省审计厅优秀奖和应用奖。
注重实效,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审计
他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意识,始终把维护审计权威,确保依法公正审计记在心中,对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迁就,一追到底。
近年来,他先后担任10余个项目的主审,由于被审计单位职能不同,每个项目他都做到有针对性地学法在前。他常说,了解被审单位相关法规,审计实施才能有底气有依据。审计过程中,他严格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要求的审计程序,严格执行审前公告制度,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够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处罚。2014年,他把房地产行业做为重点延伸审计对象,通过第三方提供的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比对分析发现,部分房地产企业自身核算管理不规范,未能按法律规定缴纳税费等问题。40多天他延伸审计130多户企业单位,累计为财政增收1.32亿元。
廉洁自律敢担当,审计成果重实效
他生活上朴实低调,工作上认真务实,在多年的审计工作中从没吃过被审计单位招待餐,有的熟人也对他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们执行,做为朋友在不审计时请你喝点总可以吧,他说到,咱们是通过审计认识,怎么能说跟工作没关呢?他总是这样婉言拒绝。

对待工作他敢于担当,严格按照法律界定审计结论,该处理处理,该移交就移交,从不被人情干扰。几年来,共送达《审计移送处理书》10余份,相关问题得到了及时处理。
工作中,他始终认为审计处理处罚不是目的,只有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规范才是真正实现审计成果转化。为此,他经常在审计建议中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出台相关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管好用好国有资源国家资金。
2014年在对税务系统审计时发现,国家的契税管理条例在纳税时间上只规定申报时限,未明确规定纳税时间,各地税务机关核定纳税时间不一致,他建议税务部门出台文件,统一规范契税的纳税时间,税务部门为此专门下发了《吉林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契税征管相关问题的公告》,明确了契税纳税时间,该制度有效地规范了该市契税的征管。
当有人问他为何对审计事业如此热爱,让他放弃企业高管的高薪去做一名审计人员时,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到更需要他的地方去,尽量为国家、为人民多干点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