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湖北省恩施州审计局向利川市汪营镇大沟村派驻了扶贫工作队,83年出生的左刻非担任第一书记,此后460多个携手同行的日子里,他的足迹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一定要修路,这是唯一的出路
那天,“左书记”背着重重的背包出发了。
大沟村位于利川市西北,全村323户121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470人。“左书记”与工作队一起肩负着组织的重托,从恩施出发坐火车到达利川城,转乘汽车抵达汪营镇,然后坐班车从集镇到石坝,在石坝与大沟村支两委会合一起上山,辗转四个多小时抵达日的地——大沟村村委会,开启了他的“第一书记”生涯。

图为大雪中的汪营镇大沟村
大沟村全部都是砂石毛路,出行基本靠走,饮水基本靠天,真可谓“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他们租住在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家,这里没有水源,饮用的水都靠雨天接。狭窄低矮的楼房,几个飘着黑烟尘的塑料水桶,里面水咸咸的还有杂质,一吃就不停拉肚子。
从小在县城长大,对农村生活相对陌生。为了尽快熟悉情况,他每天早上八点就从驻地出发,在村里卢书记的带领下,首先走访了全村152户贫困户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贫困现状,倾听他们的心声。晚上回到驻地,他顾不上休息,又忙于整理资料学习文件。

图为学习整理资料中的“左书记”
他勤奋工作虚心好学,不懂就问,逐渐成为了农村工作的内行。每天他都是大沟村睡得最晚的人,山里的夜格外冷,裹着厚棉衣的他即便坐在取暖器边上还是会感受到刺骨的凉意,好几次都是发着高烧坚持工作,温暖的火光和昏暗的灯光将他的身影久久定格在冬夜。
一个月下来,他走遍了全村10个小组。他了解到这里仅有1.9公里硬化的组级路,从村委会出行到部分小组还要绕道邻近的村才能到达,村民的农副产品运输成本很高,钱包始终无法鼓起来;这里村民居住环境极差,房前屋后都是杂草丛生,没有几个像样的院坝……这些,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他经常站在那山最高的地方,抬头仰望晚霞中的风车和山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想着这里充满诗意的贫苦生活什么时侯才是头。
要想富先修路,这也是大沟村人们多年的期盼。左书记和工作队实际调查研究,又跑有关主管部门,从村里到镇里再到州里,崎岖的山路、颠簸的摩的,他每天都这样奔忙着,从冬天到春暖花开。局里从州里协调资金50余万元,又多次协调当地相关部门。5月,镇党委班子成员一行到大沟村落实整村推进村项目;6月,利川市委领导在汪营镇召开项目现场会将5组公路确定为新增项目;8月,该公路已进入勘测设计阶段;11月,州长赴大沟村调研。

图为左书记在大沟村调研
通公路的那天,他写了首《圆梦公路通》:一二三八组级路,截止目前全贯通。祖辈做梦没想到,公路通到家门口。致富路通大喜事,村民出行不用愁。告别过去泥巴路,搞好产业把钱收。
寻找水源,是他们奋斗的新起点
水乃生命之源,在这里却是致命硬伤。
在这里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从来没能好好洗个澡。夏天的山里,虫子蚊子特别多,夜半三更,褪不去的汗味儿和着飞来飞去的蛾子,多少个辗转的夜里他们都不得不起来又囫囵在沙发上打盹儿。
为了寻找水源,他的足迹遍及大沟村。访村民、穿山林,每个住户平均不少于5次。没车,只能步行,为了方便工作节约工作时间,有时他们会租用村支书的车,或将自己的车也开来大沟。最终他们锁定了八组的水源。为了准确定位,他们从镇上请来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施工安装等牵涉到收取一定费用,左书记多次召开小组会、屋场会、地头会,统一思想,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图为镇上请来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2018年2月,该局再次向大沟村派出“尖刀班”,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班长,抽调两名80后的科长担任成员,充实大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们艰苦的生活、第一书记扎实的作风,深深感动着每一位来大沟的审计人。
本应给妻子送花的日子却仍在一线。5月20日早上七点,他接到妻子电话说家中卧室天花板吊灯坍塌,妻子腿部被砸伤。安慰几句,他又开始在村里奔走。当施工队进入三组施工的时侯,待大家把水管材料都运到路边准备开挖,精神病人张某突然旧病复发,提着菜刀狂舞乱骂,大家一边给左书记打电话一面向村委会狂奔。
左书记接到电话,迅速与派出所联系,同时组织队员和村民赶赴施工现场一面制止张某,一面保护水管。忙完这些回到恩施再坐火车回老家,看到整个卧室全是碎石、被子被砸破、衣柜被砸烂,妻子整个大腿被刮伤流血,面对家人,他深感愧疚。
项目实施起来,每天连轴转。左书记和工作队走村串户,检查水管,宣传政策,督促工期。最后,审计局投入资金12万元建水窖8口,购水泵4台,为全村安装入户管结、水表、龙头178户。
通水的那天,小伙子们在租住屋里欢天喜地地架起烧烤架,也美美地洗了个澡。
提起左书记,没有人不认识
他把群众当亲人对待。在得知七组一户80多岁老人住在一个被废弃的石头屋内,时刻都有垮塌危险时,他多次上门给老人做工作搬到山下与其子女同住,但怎么劝说也不通。左书记与村干部商量,筹集资金给这位老人修了一间简易砖房入住,老人十分开心。一组有一对高龄老人常年住在一间石木结构的危房中,左书记多次与住在村外的儿子做工作,为二老修建了砖房,安全入住。老人逢人便说:“左书记是个好干部呀。”队友用打油诗点赞他“左刻非不简单”——左任大沟第一书,刻苦学习能吃苦,非常时期转角色,不远百里当村主,简从转车赴大沟,单挑村里主心骨。

图为左书记对石木结构危房调研
医生说他的腿已不适合过多走路,要注意保养。左书记有点胖,县城长大的他很少走山路,在这里长期步行,腿部严重受损导致膝关节大量积液,髌韧带钙化,去年不得不离开大沟村连续住了两次院。在住院期间,他都把笔记本电脑搬到病床上,一边治病一边工作。
今年1月份的一个晚上入户返回时路面有冰,翻车腿部受撞击,不久旧伤复发再次入院治疗,领导准备将他换回来,可大沟村民都离不开他,他也不愿意离开这曾经的战场,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一年多来,左书记的驻村扶贫取得丰硕成果。审计局投资150余万元,带动项目资金近200万元,修建新村委会,完成硬化路4条5.8公里,产业路1条2公里;组织实施易适户45户,组织实施危改9户,种植包白菜1432亩,辣椒162亩,烟叶642亩,玉米313亩,药材27亩,喂养商品猪肉104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