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  审计署网站  >  专题专栏  >  一线审计人上头条  >  一线审计人报道 正文
90后审计人与国家政策奇妙的“化学反应”
来源:审计署南京特派办      日期 :2019年11月29日

四年前,我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成为了一名审计人。很多人肯定好奇,学环境的干啥子审计哦。这个问题啊,不难回答,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说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当然也要为环境政策的推动和落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年前,我是一名审计“门外汉”!和大家一样,知道审计署大多是通过新闻或者焦点访谈节目。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身边同学问我,审计是做什么的呢?查账吗?

“NO NO NO ,审计当然不仅仅是查账”。

那审计到底是什么样呢?我的理解,想用三个词来表达。那就是宏观、创新、获得。

第一个词就是宏观

审计机关1983年建立之初,主要是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历经几代审计人的努力奋斗,我国的国家审计职能已有很大的拓展,成为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以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来谈我所理解的审计工作“宏观性”。2014年8月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审计署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持续开展了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对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促进政令畅通,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我们不是政策的生产者,但我们是政策落地的推动者,将中央各项政策作为标尺,测量各级政府和部门执行政策的情况和效果。

每隔一段时间,审计署都会对当季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进行公告。公告的内容尽管精炼,但包罗万象,从关注“三去一降一补”到关注重大项目落地,从揭示和促进防范风险到严肃揭示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等问题,从发现的问题到介绍各地好的做法,从整改建议到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成效,一桩桩一件件、一字字一句句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宏观政策的涉及面之广、链条之长,条块结合,贯穿全程,这在其他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是很难碰到的。

通过政策跟踪审计,我们每天的生活与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字眼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我们每天需要学习、研究、理解并将其运用的工具,并需要去分析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交互性。久而久之,对待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也不再局限于表面收集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自己就会不自觉的从整体性、全局性角度看待、分析问题。当你能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时候,也许很多问题的答案和结果可能就与你从别人、从媒体口中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也更加客观、理性。我觉得这种宏观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受用终生的。如果幸运,若你发现的问题具有重大影响性、普遍性,相关问题和建议很可能进入国家决策的研究,推动某个领域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深化改革。

第二个词就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拓展,这就意味着审计机关始终需要追求创新,以创新的审计理念及时揭示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并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审慎区别对待。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审计人为之终身奋斗的理想追求。因此,无论是审计思路还是审计方式,审计人无时无刻都在“求新求变”。就以审计方式为例,审计已经从最原始的翻看会计账册发展到大数据、信息化阶段,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遥感技术等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支撑工具。如在扶贫审计中,南京特派办围绕“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三保障”目标,利用多元化数据挖掘进行审计分析,获得了好的成果。2016年,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某单位违规骗取扶贫资金的问题,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八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中予以曝光,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也进行了采访。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挑战、热爱创新的青年,不妨勇敢地加入我们。从事审计工作,将永远与时代发展的浪潮共前进。

第三个词就是获得

从事审计工作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满满的获得感。首先是知识和阅历的获得感。三年来,走南闯北,见过柳絮纷飞的北京,在杭州西子湖畔留下爽朗的笑声,在深圳感受暴雨,从贸易企业到通信企业,从农业到教育,每一个审计项目,每一次审计对象,都是全新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才能在不断变化地审计新形势中不被甩下。三年来,知识更新周期明显加快,知识储备显著提高,并且在工作中获得了一些生活新技能。与此相伴的,是个人阅历的快速积累,感受过各地的风土人情,与不同层级的人群打交道,人生的广度被不断拉伸。

其次是个人能力迅速提升的获得感。南京特派办一直有着注重年轻干部培养的传统。还记得刚去报道那天,特派员就在新招录公务员座谈会上给我们制定了五年成长计划,提出了进办工作1年能够独立工作、3年独当一面、5年带队审计的要求。三年里,有幸在我办遇见如此之多的优秀人才,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我也从一个连审计概念都不懂的小女生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小主审。审计署南京办的舞台,永远为青年干部敞开怀抱,无论是“五四青年大数据演讲”还是“项目得与失分享”等一系列活动,只要你有想法和能力,你就能有机会展示自己。同时,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全年为各级审计干部提供职业化、专业化的培训,全方面提升审计干部的能力。我最近就在审计干部教育学院脱产参加为期两个多月的计算机审计中级班,学习计算机审计方法和大数据前沿知识。

最后是人生价值的获得感。讲个小故事吧,在一次扶贫审计走访农户过程中,一路雨雪交加,当时去了一户70多岁的老人家里核查村里从贫困户手中收取3000元资金情况,老人住的房子还是八九十年代建的小平房,丈夫是精神残疾,夫妻两人中午的饭菜就是面条就着咸菜。第二天再去的时候,老人很是激动,说话都说不完整了,开心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前一天在村里挨家挨户的查证,村里收的钱又给退回来了,今天可以吃的好点了。可能对很多人来说,3000元也许不算太多,但是对于大部分贫困户来说,这就是他们一年的收入。这一瞬间,我心中有一股暖流。我常常在想,我们这一代青年的人生价值是什么?我想,可能就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了吧,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将自身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相一致,将个人梦想和国家追求紧密连在一起。如此,不负韶华,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