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小康路上的审计坚守 > 正文
 
小康路上的审计坚守之十三:做好稳粮保粮的“守护人”——来自乡村振兴审计的一线见闻
 
【时间:2020年11月03日】 【来源:辽宁省审计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2019年以来,黑龙江审计厅按照审计署统一部署,组织对省内25个县(市、区)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审计。日前,笔者深入大庆市乡村振兴审计一线,从几个点真切感受到“龙江审计人”的百姓情怀,他们聚焦政府关心和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坚持“立足批判性,着眼建设性”,善于在百姓“小事”上做好“大文章”;他们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基于问题想办法、紧盯政策要活力、瞄准资金要效益,激励广大基层干部积极担当作为,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作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稳粮保粮已经不仅仅是黑龙江省的首要任务,也是全国百姓心中的挂念。乡村振兴审计中,黑龙江各级审计机关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关注内容,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中国饭碗”更“瓷实”。

走在肇州县和肇源县的田间道路上,举目远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幸福蓝图已经绘就。一派喜庆祥和场景的背后,凝聚了“龙江审计人”不少心血!

“这是俺们的井房,原来自己打井浇地,井浅,抽着抽着就没水了。”村支书老张告诉记者,“现在统一建了井房,还专门有人负责看着,浇地老方便了。”其实,老张朴实的话后面也有一段故事。黑龙江高标准农田建设量大、任务重,个别地区在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情况,有些基础设施还没到派上用场的时候,可能已经出现了损毁。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当时提出了落实移交责任的审计建议。通俗地讲,国家给你建好了,你不能说自己没出钱就不心疼,需要尽到管理维护的责任。”大庆市审计局矫科长向记者介绍,“县里、乡里、村里都很重视,现在好多了,有移交手续,有专人负责。”矫科长又指着不远处的几辆大卡车,“原来田间路不扛压,走几趟就不行了,地里东西拉不出去。现在好了,根本不愁销路。”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设施有了,地力是关键。土壤改良情况怎么样?地力提升资金有没有发挥效益?这些都记挂在审计人员心头。科学规划设计、加大对测土配方、客土回填等真正用于地力提升资金的投入,看似“外行”的审计干部提出的一系列“内行”建议,一一得到采纳落实。肇源县副县长张庆国告诉记者,“审计机关确实发挥了‘全面体检’的作用,找的问题很精准,提的建议很管用,还帮给我们当参谋,规范了制度建设。好多部门遇到问题,都愿意找审计请教,他们确实懂得多。”

看到田里即将收割的玉米,记者提出了关于秸秆回收利用的问题,这可能也是困惑各大粮食主产区的重要问题。黑龙江审计厅农业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们在乡村振兴审计中,专门关注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情况,也发现一些项目未达产、补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但是我们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进行深入了解、审慎研究,向省委、省政府做了专题报告,鼓励市县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比如在肇源,秸秆压块焚烧受煤炭价格下降的影响,生物质锅炉项目推进速度不太理想,但是在‘饲料化’方面找到了突破口,这就很符合百姓切身利益。”

记者了解到,原来这个情况一直是县领导心里的“负担”,担心秸秆回收利用政策执行“走样”被追责问责。现在好了,在审计机关的推动下,这种做法成了广泛推广的正面典型。

乡村振兴是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起点。审计人员用汗水浇灌收获,用智慧赢得信任,用实干笃定前行,将在助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刻印下审计的坚实坐标,为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新的贡献!(特约通讯员 辽宁省审计厅 黄业飞)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