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  学习体会 > 正文
踏寻小平小道 坚定理想信念
发布时间::2021-06-09      文章来源:审计署武汉特派办

今天,我们来到小平小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宝贵实景体验。

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为方便邓小平上下班,工人师傅们从工厂后墙开了个小门,并用炉灰渣铺了一条500米长的小路直通他在南昌步兵学校的住所。人们把这条小道称为“小平小道”。这条小道看似普通,但却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的萌芽之路。今天走在小平小道上,我们能感受到怎样的理想信念呢?我理解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逆境中坚定顽强。在“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被实际上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儿女们也遭遇批斗迫害。在这种环境之下,1969年,邓小平和妻子卓琳、继母夏伯根一起,被送到江西南昌,接受劳动锻炼再教育。当时邓小平已65岁,但却是唯一的“壮丁”,重活全由他做。卓琳年龄最“小”,只有53岁,但却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轻活细活由她做。继母夏伯根虽已年近70,但她惯于操劳,身体尚好,因此生火、做饭和与厨房有关的各类事务均由她负责。三个老人相互体贴,相互照料,以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以顽强的生存能力,把禁闭之中的羁旅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但与生活上的简易相比,更让他们揪心的是儿女们的遭遇。尤其是长子邓朴方,1968年9月在被批斗迫害时不慎坠楼,脊椎骨受重伤。他起先是双腿瘫痪,后来因红卫兵拒绝让他到医院医治,一拖再拖,自腰以下半身不遂。知道儿子邓朴方已经终身瘫痪后,母亲卓琳哭了三天三夜,父亲邓小平一言不发,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作为父母,这是揪心之痛,且在儿子遭受重创时,父母身在江西不仅无法照顾,也不知何时能相见,内心是何等煎熬。

面对所有的困苦,他们坚强不放弃。数十年的革命生涯,造就了邓小平同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生中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其实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前几年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度过那个时期,我说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他还说:“如果天天发愁,日子怎么过?”就这样,邓小平乐观地度过了他最痛苦的“文革”时期。1986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贝宁总统时说:“‘文化大革命’中我被打倒两次,这种经历并不都是坏事,使我有机会冷静地总结经验。因为有了那段经历,我们才有可能提出现行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提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这种在逆境中坚定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犹如灯塔之光,照亮黑暗的路,陪伴人们迎来清晨的曙光。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围堵遏制中国的声音和行为,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

二是心怀人民、热爱人民。一次厂里一位师傅打了孩子一顿,起因是孩子不小心摔掉了两块豆腐。此情此景让邓小平心里极不平静,感慨道:“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了,老百姓还过着这样的日子。难道我们干一辈子的革命,就换来这样的社会主义?”在江西3年多的时间里,邓小平广泛接触了革命老区的状况,对最基层人民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社会主义本质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开始有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一基本观点。“九一三事件”后,邓小平曾先后获准到樟树、井冈山、瑞金等10多个地区调研,在永新县考察时,看到山区群众在初冬的寒风中仅仅穿着一条单裤,衣衫褴褛,且大部分是自织的土布,居住的也还是土屋。邓小平清晰地认识到,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是检验社会主义成功的重要指标。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在封闭守旧的环境与模式下也无法建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可以说,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要旨,也是我们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基本历史经验。复出后,邓小平同志以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毅然决然地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他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中想着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十三五”时期,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摆脱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举国上下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等反映时代巨变的宏大叙事,还是大力实施减税降费、基本医保全面联网等保障民生的改革举措,或者是政务APP持续优化、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我们党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事实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三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在“小平小道”上,邓小平深刻地反思着“文化大革命”,拒绝碎片化、片段式地学习毛泽东思想,他在1972年8月写给毛泽东的信中说:“林彪只强调‘老三篇’,多次说只要‘老三篇’就够用了。我认为毛泽东思想是在一切领域中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只讲‘老三篇’,不从一切领域中阐述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就等于贬低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这表明,邓小平已经在思考如何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在江西3年多的时间,小平同志得以超脱地观察复杂的政治局势,他每天参加劳动、看书、看报、听广播,密切关注形势。他系统地阅读了马列经典著作并在学习中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老百姓想的是什么,国家状态是什么,经济形势是什么,有了最直接的观察和最切身的体会,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念。2008年12月,卓琳在写给小平小道陈列馆的信中说:“通过三年的思考,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开创了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首次“网络问策”,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建议稿起草充分吸收了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建议和群众期待、专家意见、基层经验,体现了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重要特点,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

踏寻小平小道,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精神洗礼。面对政治生涯的低谷,邓小平不计较个人得失,选择了等待;面对花甲之年的子女分离,他淡定从容,从不心灰意冷;面对群众的期盼,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面对复出后的工作,他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把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信念的坚守,正如他的女儿邓林在谈到父亲时所说:“他不认为困难会永远这样下去”“对胜利、对光明、对前途始终抱着信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就是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建党一百年来,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是弱小还是壮大,中国共产党人得以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这种坚守。我们要不断坚定这份理想信念,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 “追求理想、艰苦奋斗、一生为党、一心为民”的精神力量,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切实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