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  >  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 正文
 
她用人格润殊荣——记辽宁省大连市审计局于雷
 
【时间:2008年10月24日】 【来源:《中国审计》】字号: 【大】 【中】 【小】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廉洁从政标兵”……   

    从这些荣誉,我们不难悟出一些感慨来:这一堆荣誉的背后,必然会有超乎常人的辛勤与汗水来进行支撑;而这些辛勤与汗水的背后,必定会有一串感人的事迹……   

    近日,我们走进了集这些荣誉于一身的主人公——大连市审计局固定资产审计处处长于雷的工作现场。 

    “作为一名审计干部,要审计监督好别人,就要时刻经得起党和人民对自己的监督。” 这是于雷处长对我们采访的开场白。

                                                  1

    从事审计工作近20年,查出违纪资金数亿元,核减工程造价近3亿元……

    这是一串令人惊叹的数字,同时也折射出于雷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刚刚进入审计岗位,于雷就在她的日记中写到:“我虽然不是个门外汉,但我觉得,要真正地做好审计工作,光靠工作热情和激情是不够的……”。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攻读了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撰写学习笔记100多万字,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也提高了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了,就有用!”于雷说。

    2004年,在对一家市直企业进行审计时,她和大家一起忙碌了近两个星期,并没有发现该单位有什么违规的问题。就在大家准备离开现场时,凭着自己的学习体会,她觉得这个企业没有违规是不可能的。女性的直觉促使她将该单位已经入柜的账目又翻了出来,并对房地产企业抵交规划罚没的房屋逐一清点。这一清不要紧,3373.43平方米的罚没房屋收入未入账的问题终于暴露了出来……   

    还有一次,在审计大连市某单位潜在亏损、逃税、漏税等问题时,于雷带领审计组成员,利用自己的业余所学,苦战五天三夜,查出了该单位省外投资损失5780万元,潜在亏损11700万元,有损失危险的资金3700万元,受到市领导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好评。   

    近年来,于雷还对大连市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算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对存在的决算不实问题的十种表现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撰写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算不实情况的审计调查报告。此报告引起大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长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此问题,市建委根据市领导指示和报告中揭示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制定了《大连市基建项目管理办法》。 正是在不断的自我充实过程中,于雷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审计攻坚任务。

                                                 2    

    “审计是经济监督部门,作为审计工作者,如果自身不清正,就无权也无法检查监督别人。”于雷说。  

    这些年来,无论面对何种情况,于雷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在审计中,她严格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狠抓大案要案线索”的要求,既查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又注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重大问题坚持做到审深、查透,一查到底。 

    在于雷所查处的那些案件当事人中,几乎每起案件、每个人都会招来众多的说情风。在人情面前,她从不因私废公;在权势面前,她丝毫也不退让。在审计出的违纪问题中,不管涉及“戴草帽”的还是“戴乌纱帽”的,不管有什么背景和靠山,她都敢于坚持原则,坚决纠正。  

    2003年,在某单位审计时查出了有关人员挪用公款、收受回扣、隐瞒侵吞公款等重大违法犯罪线索。审计尚未结束就有人前来说情,让她高抬贵手,并劝她不要太认真,不要死心眼,要多给自己留几条后路等等。说情的最后结果是,于雷坚决把此案送交给司法机关处理,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有人见对她说情不行,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有人甚至对她威胁、谩骂、写恐吓信、打恐吓电话,言语不堪入耳,甚至威胁她说:“炸药、匕首早已准备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面对这样的威胁,于雷毫不畏惧,相反更坚定了她坚持正义、秉公执法的信念。
                                                3     

    与于雷的秉公执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她的两袖清风。 

    2000年于雷担任副处长后,更加注重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审计署提出的“八不准”规定,在审计工作期间,于雷和她的组员坚持吃住在被审计单位的招待所,按实际花销付费。 

    一次,到某单位审计时,该单位内部招待所条件极差,已长期没人住,厕所无水冲,又没有洗澡间。但她和审计组人员却毫无怨言,被审计单位多次劝说她搬到附近的宾馆去住,都被她一一谢绝,这让被审计单位深受感动。在审计中,有时被审计单位为了把存在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经常会送礼品,请吃饭,却都被于雷挡了回去。  

    2004年,于雷所在单位在对某单位审计后,决定收缴80万元的违纪款,该单位便托于雷的一位老同学到她家,给她送了一条价值上千元的项链和一部新款手机,说是一点小意思。 于雷笑着对他说:“老同学,你可把我看得太低了,你这样做,比打我一个耳光还难受。你回去告诉他们,这些意思确实太少,我要的还是那80万元,那是国家的80万!” 最终,对80万元违纪款一分不少地做了收缴。

                                                 4   

    作为一名有1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于雷始终铭记着“为了党的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而且在一直默默履行这个庄重的誓言,为工作从不叫苦叫累,更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 休产假时,得知处里工作非常繁忙,人手打不开点时,她产假未休完就要上班。她的母亲生气地说:“你不顾孩子,也得顾自己的身体,单位就少了你!”但于雷还是耐心说服了母亲,提前一个月投入了工作。

    近几年,于雷所在的投资处工作量也逐年增加。为了保质保量,她克服了孩子小需要人照顾等困难,平日里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有时甚至一连几个休息日也不能休息,她却没一句怨言。  

    2000年11月,她在对某建设项目投融资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期间,正赶上父亲患重病住院,需做开颅手术,手术危险性很大。而身为父母的唯一女儿,理应守护照料。可她为按期完成市领导交办的任务,带领审计组的同志全力以赴,连续奋战一个星期。任务圆满完成后,她匆匆忙忙跑到医院。当看到术后的老父亲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愧疚的泪水从她脸上不停地流下来。面对家里人和单位一些同志的不理解,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家里的事要照顾好,工作更要干好,“当自家的事情和工作发生冲突时,我只能选择后者”。  

    2005年,有单位想聘请于雷去做财会负责人,并许诺给予高薪,但被她婉言谢绝:“我觉得,个人收入高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能更加丰富多彩,但辜负了党多年来对我的培养。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当多大官、挣多少钱,而在于能不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这就是一个模范共产党员、优秀审计干部真实的内心世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