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审计局自审计署2002年提出积极探索绩效审计以来,大力开展绩效审计,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佳绩。
提前谋划 全国领跑
2002年,当部分地区和同志还无从着手、犹豫不决的时候,青岛审计人已经把绩效审计提上了日程,专门成立了绩效审计工作小组,开始绩效审计试点选项工作。绩效审计伊始,选择项目、开展步骤、采用方法、评价标准、撰写报告都步履维艰,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但是,青岛市审计局的“三环相扣”却为绩效审计的良好开局提供了有效保证。一是强化领导。局领导对绩效审计项目给予了全过程的支持和指导,局长多次听取审计组的汇报,亲自参与审计方案编制,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二是精心研究。绩效审计刚刚开展,选好项目非常关键。为选好项目,审计组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从符合初始条件的约100个项目中,初步圈定5个项目进行了详细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对5个项目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最终确定了青岛市区淘汰燃煤锅炉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这个项目。三是反复沟通。为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建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审计组建立了外部沟通机制,审前、审中和审后充分听取环保等部门意见。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分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审计组排除万难,光审计报告就修改了几十稿,最终,审计建议避免了3亿元的重复投资,充分体现了绩效审计的价值。该案例也入选了审计署《政府效益审计案例选编》。通过此次审计,青岛市审计局积累了第一手宝贵经验,树立了搞好绩效审计的信心,为绩效审计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此青岛走上了绩效审计发展之路。
不断规范 勇攀高峰
在开展绩效审计过程中,青岛市审计局不断进行审计思路及方法的积累和总结,适时予以规范。先是积极取得地方立法支持,确立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依法推动绩效审计工作。2005年,出台了《青岛市审计监督条例》,明确要求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开展绩 效审计,为绩效审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006年底,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效益审计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开展绩效审计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明确了开展绩效审计的分类、形式,提出了绩效审计十个重点环节的初步规范意见,这标志着青岛绩效审计从探索走向了规范。
富于创新精神的青岛审计人,没有满足于既有的成绩,又加快了创新的脚步。中国审计学会翟熙贵会长来青岛调研时曾说过,对一个政府部门履责绩效进行评价很难,部门绩效审计可以说是一个世界难题,但青岛审计人勇于尝试,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5年,青岛市审计局开展了全国第一个部门绩效审计项目——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对市海洋渔业局进行部门绩效审计,取得了我国开展部门绩效审计的宝贵经验。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2007年底,青岛市审计局又出台了部门绩效审计操作办法,明确了部门绩效审计的内容及评价标准,进一步推动绩效审计向前发展。部门绩效审计的开展,丰富了预算执行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促进了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的建立,得到了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将绩效审计融入市委、市政府目标绩效管理体系。
大胆实践 硕果累累
自开展第一个绩效审计项目——市区淘汰燃煤锅炉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以来,青岛市审计局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将绩效审计拓展到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部门履责绩效、企业绩效、政府政策绩效等五个重点领域。一是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重点对94项老百姓关心和社会关注的“三农”、城市建设、住房、教育、公用事业、医疗、社保、环保等资金进行了绩效审计,提出了改进管理、提高绩效的审计建议200多条。二是政府部门绩效审计。先后开展了部门绩效审计15项,指出政府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低绩效问题28个。三是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先后开展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70余项,揭示决策失误、管理混乱、损失浪费等问题,6年审减投资18亿元。四是企业绩效审计。对11家国有大型企业进行了绩效审计,提出审计建议50多条,促进了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五是政府政策绩效审计调查。先后选取10个特定项目对政府政策执行的绩效情况开展了审计调查。分析政策执行情况,从体制上、机制上提出改进建议,发挥绩效审计服务宏观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青岛审计人对绩效审计工作的不懈努力和付出,换来了丰硕的审计效果:一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审计,揭露了损失浪费和造成潜在损失的问题金额29亿元,实现增收节支9亿元,挽回损失6亿元。二是审计结果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6年来获得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56件,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绩效审计建议,制定出台了100多项规章制度。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情况绩效审计调查项目,发现了办学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促使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三是促使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提高效益。如市建设、财政和市政公用部门根据审计建议出台了《青岛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暂行)》,并采取措施加大配套费清缴力度,清欠以前年度缓缴到期的配套费1.86亿元。
青岛审计局的绩效工作成绩得到了审计署、山东省审计厅及青岛市委、市政府的肯定。2006年2月,审计署专门在青岛召开了绩效审计现场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青岛市绩效审计经验;2006和2008年,青岛市审计局分别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二次和三次理事会暨理事论坛上就绩效审计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首次提出的结合财务审计开展绩效审计的工作思路,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认可。青岛市审计局绩效审计工作获青岛市机关优秀工作成果奖,并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市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经过六年的探索发展,青岛市逐步建立起组织管理、科研推动、人才培养、制度规范、公告促进和成果运用的绩效审计工作机制,绩效审计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