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  >  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 正文
 
再接再厉创佳绩 服务大局谱新篇——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审计局
 
【时间:2008年12月05日】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审计局】字号: 【大】 【中】 【小】


    2004年,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被评为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先进地区,2005年,巴彦淖尔市审计局被评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在巨大的荣誉和沉甸甸的奖牌面前,巴彦淖尔市审计局并没有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向新的目标迈进。我局秉承执审为民的科学审计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压数量、保质量、出精品”及“改进方法、加大力度、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文明审计”二十字方针,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不断完善思路,强化措施,较好地发挥了保护干部、保障发展的职能作用,从而进一步赢得了当地党政领导和各级干部群众的认可、信赖和支持。

                                                一

    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西部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个传统的农牧业地区,国家投入少,基础设施欠账多是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在市委政府的积极争取下,国家对巴彦淖尔专项资金的投入年年大幅度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如何才能花好国家投入的每一分钱,为下一步更好地争取上级支持打好基础,是市委政府领导最担心也是最关心的问题。市审计局急市委政府领导之所急,主动请缨,由市局领导挂帅,整合市旗两级200多名审计干部对2006、2007年全市专项资金、国债资金、重点建设资金、转移支付资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联合审计。整个审计过程实行统一方案、统一编组、统一进点、统一审计、统一报告“六个统一”。审计历时2个月,共审计单位667个,走访调查农牧户506户,涉及705个项目,审计资金总额325914万元,查出各类违规金额111131.56万元。这次审计在全市引起轰动,市旗两级党委、政府对审计结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政府市长多次过问审计情况,提出要求,旗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纷纷到市审计局求策问计。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审计局提出了处理意见和整改建议,并督查有关部门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纠正和规范。该次审计共归还被挤占挪用专项资金2.4亿元,归还被套取的国家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1715万元,督促财政部门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项目单位专项资金7617万元,整改率高达95%。通过这次审计,提高了各旗县区党政领导、各部门领导的财经法规意识,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了地区资金投入的信誉度和各类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现在,市审计局把专项资金审计纳入经常性监督之中,进行跟踪审计,确保专项资金不出问题。

                                                二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关注资金使用效益,争取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是审计工作关注的重点之一,这方面巴彦淖尔市审计局的工作有口皆碑。近三年,全市审计机关仅在工程造价方面,审计112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送审金额172768万元,审计核减工程结算21590万元,核减率12.5%;平均每年为政府节约建设资金七千多万元,相当于我市一个小旗县一年的地方税收收入。从2006年开始,市局要求所有审计项目均要进行绩效分析和评价。我局对某高速公路审计时,通过绩效分析,认定该项目建设期间为地方增加税收1.2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800万元、净现值为336932万元,内部收益率为8.31%,投资回收期为15.83年,比可研报告中投资回收期缩短了3.16年。审计绩效分析为我市加快投资建设步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2005年以来,市、旗县区两级审计机关共审计2068个单位(项目),已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624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13998万元,实现增收节支18282万元,审计查出违规问题和管理不规范问题的整改率达96.7%。

                                                三

    高度关注民生,搞好社保资金审计,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是巴彦淖尔市审计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06年起,我局每年都要安排对五项社保基金进行全面审计,多项审计建议被市委、政府采纳,并成为相应规章,人民群众对社保审计反映十分强烈,普遍给予好评。根据审计建议,将患者住院保险比例从65%提高到80%;对三年内连续参保,但未住院报销医疗统筹基金的人员每人奖励100元计入个人账户;对肝、肾移植术后的患者年度抗排异药物报销标准由2万元提高到3万元。合理调整了临河地区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根据当地实际,率先组织开展了对临河地区2003年至2005年新建商品房维修基金的审计调查,追缴房地产开发企业拖欠商品住房维修基金300多万元,规范了维修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巴彦淖尔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步较早、成效十分明显。1999年,有2名审计干部参加了中办、国办《经济责任审计两个暂行规定》的草拟和修改工作,2000年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审计结果运用办法》、《委托办法》、《审前公示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2004年率先对旗县委书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2006年尝试对旗县党政一把手进行经济责任一并审计,总结出以“五审五评”作为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全市共完成了627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74名,科级干部553名。通过审计,有65名干部被提拔使用,有216名干部被调整使用,有6名干部被免职,有1人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2005年,巴彦淖尔市和临河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五部门评为经济责任审计先进单位。

                                                  四

    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资源严重不足和审计任务不断加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审计局把计算机审计作为重要出路之一。早在1993年,市审计局就开始在投资审计领域引进了工程套价软件,之后,在全区率先购进并使用了未来预算、“鲁班工程算量”等软件,目前计算机审计在该局投资审计领域运用的比重已达70%左右。计算机审计的运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而且也确保了审计的质量、降低了审计风险,巴彦淖尔审计人真正偿到了计算机审计的甜头。特别是新组建的局领导班子,更加重视计算机审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市审计事业发展的头号工程,全力加以推进。近期,巴彦淖尔审计局制定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引起了自治区审计厅长江厅长的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希望各盟市审计机关的领导同志都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审计工作中更多地运用现代化审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随后局领导专程到国家审计署、自治区审计厅和地方党委、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目前,巴彦淖尔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启动,购置了必要的微机和审计应用软件;举办了审计管理和现场实施系统应用培训班,健全和完善了机关网络和门户网站,在全市建立了审计信息数据库。局长武志杰明确指出:“到2010年底前,全市计算机审计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达到国家审计署“金审工程”要求,按照自治区审计厅审计信息化总体规划及厅领导的要求,科学运作、扎实推进,力争成为全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巴彦淖尔市审计局年轻的领导班子,正在以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带领全系统干部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向审计事业的更高目标迈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