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  >  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 正文
 
审计监督的忠诚卫士——记山东省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
 
【时间:2008年12月08日】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字号: 【大】 【中】 【小】


    这是一个招之即来,来则能审,审则能胜的战斗集体。

    这是一群平时过得硬,关键时刻靠得住,急难之中建功勋的忠诚卫士。

    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在审计署组织的考评中取得优异成绩,被山东省政府评为重点建设项目先进单位,2003年以来的5年中,4次被省厅评为先进处室,1次被评为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后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十佳集体”,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小家”称号。处内有6人次立二、三等功,1名同志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多名同志获得了“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省财贸金融系统职业道德标兵”和全省审计机关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这个优秀的集体,就是山东省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

                                            紧紧捂住政府的“钱袋子”

    投资审计处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落实国家宏观投资政策,贴紧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深入开展重点建设资金和重大建设项目审计,把促进投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看好政府“钱袋子”作为投资审计的重中之重。

    2004年,为搞好省体育中心改造项目审计,该处审计人员长驻工地,坚持每天巡视取样、测量。为取得第一手材料,审计人员一手拿着卷尺,一手拿着纸和笔,用牙咬着手电筒,蜷缩着身体钻进仅有六七十公分高管道沟内部进行检查,核实每一个数据,一分一厘地抠,力求挤净“水分”。通过审计发现,参与这一工程的25家施工单位均存在高估冒算问题,将近2亿元的工程款中竟高达27%的“水分”!仅此项目,就为国家节省投资5024万元。

    在对济南国际机场进行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经过近1年艰苦努力,审减2.16亿元,单项工程的审减率最高达30%。这一成果被写进了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讲话,《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媒体相继作了报道,济南国际机场还专门给山东省审计厅送来了锦旗。

    仅近4年来,该处就审计投资项目51个,查出挤占挪用建设资金、偷漏税金、损失浪费等问题金额18.45亿元,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400多亿元。同时,还组织全省审计建设项目2373个、总投资771.3亿元,查处各类问题金额115.64亿元。审减工程造价70多亿元,人均为国家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

    投资审计不仅是挤“水分”,还要通过审计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促进科学发展服务。该处注重从政策、体制上揭示一些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从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找原因,提建议。2004年至2007年,投资处共提报审计信息79篇、专题报告4篇,其中,被省政府和审计署采用27篇,信息、报告被省领导批示51次,其中省委书记、省长批示17次,省纪检委根据审计建议出台廉政制度一项,有关部门出台制度、规定10余项,投资审计成果已成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创新、创新、再创新

    投资审计资金量大,专业性强,涉及门类杂,变化因素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开拓视野,根据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创新、再创新。

    2003年起,该处向全省审计机关提出了运作成立新型投资审计专业机构的建议,在其积极推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这项工作突飞猛进。截至目前,已有12个市和30多个县设立了高规格的投资审计专业机构,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

    制订实施了“投资审计十个转变”的发展思路,提出以工程造价审计为突破口,以跟踪审计为主要形式,以计算机审计和设备仪器辅助审计为重要手段,以提高绩效为目标开展投资审计的“四个以”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投资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践,完成了多项课题研究,项目绩效审计案例被选入审计署干部培训教材《政府绩效审计案例选编》。

    实行“同期同类项目批量跟踪审计”新模式,出台了《山东省审计机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规程》,填补了跟踪审计业务规范的空白;实施《跟踪审计意见单》制度,建立起“即查即纠”的处理机制。如对高速公路项目征地拆迁跟踪审计,发现了设计方案的重大失误,审计通过优化设计,为国家节省投资3300多万元、节省土地1700多亩,才利民副省长批示“感谢审计厅的跟踪审计!”近两年来,该处通过批量跟踪审计的形式,有效扩大了审计的覆盖面,极大地拓宽了审计视野,向党委政府提供了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李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会上给予充分的肯定。

    积极创新审计手段,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设备仪器辅助审计”的概念,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率达100%。相继配备了GPS卫星定位测量系统、激光全站仪、钻孔取芯机等先进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审计精度和效率,提升了投资审计的科技含量。在某高速公路项目审计,运用GPS系统和激光测距仪对100多公里的路基、桥涵土方进行了测量,只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运用传统方法10多天才能完成的任务,仅此一项就审减工程结算600多万元。

                                              以人为本,和谐共进

    审计是捍卫国民经济的卫士,是党和人民的眼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使命感;必须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煅造严于执法、敢于碰硬的审计队伍。

    该处始终坚持把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奉公的审计队伍作为目标,带出了一支善打硬仗的一流队伍。全处12名同志中有9人取得高级审计师资格,5人取得硕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2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在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注重优化全省投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近几年先后举办两期工程预结算编审培训班,培养了近200名投资审计骨干。

    审计过程往往是善与恶、正与邪斗智斗勇的过程,成功的后面是无私的奉献和艰辛的努力。有的同志因积劳成疾病倒现场,有的孩子上学难得照顾,有的亲人病逝无法看上一眼。该处一位老同志在野外工作时患上面部神经麻痹,按医嘱需静养4个月以上,但刚过两个月他就奔赴审计现场。正值春寒料峭,野外的寒风对病情恢复极为不利,大家多次劝他休息,都被拒绝了。正是全处同志这种不辞辛苦、忘我的工作精神,才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利欲熏心,随人翕张”,投资审计是违纪违规易发地带。该处时刻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头等工作来抓,在加强学习教育,坚固思想道德防线的同时,狠抓审计组现场审计和后期审计处理两个重点环节,以审计“八不准”为准绳,严格执行外勤经费制度。每个同志堂堂正正为人、实实在在干事、清清白白从审,铸就了审计队伍的光辉形象。几年来,先后谢绝各种宴请100多次,拒收各类礼品价值数十万元。全处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和谐,共进共荣,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建设“廉政处、法治处、正气处”的目标。

【关闭】    【打印】